“邻居”叩门 长三角是否会再度“扩圈”?
2023-12-22 10:20:08 世界浙商
昌景黄高铁 图片来自新华社
近期,长三角地区有“邻居”到访。
在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后,仅仅五天,江西省委书记尹弘、省长叶建春率省党政代表团启程赴浙江、上海、江苏学习考察、对接协作。
在与三个省的交流中,有一句话被尹弘提到了三次:“希望支持推动江西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展现了江西和长三角紧密连接的意愿。
这个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省份,为何在此时扣响长三角的大门?它又为何选择了长三角?
从榜首到垫底 江西如何向东“求解”?
江西近年的经济情况可以说有些“两级反转”。
2022年,全国各省份GDP增速榜单一拉出来,江西和福建以4.7%的成绩并列榜首,一时间可以说是风头无两,江西这个向来有些“小透明”的中部省份,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关注。
但是进入2023年,情况急转直下。
第一季度,江西名义增速接近0%,成了全国倒数第一。记者查看江西统计局数据发现,工业发展相关指标下滑得厉害。
前后脚的时间,从第一名变成最后一名。虽然后续有逐季度好转,但是前三季度表现仍排在全国后段,这也难怪江西有些坐不住了。
此次再看看同属中部省份的安徽,2023年前三季度GDP达到35653亿元,跻身前十,增速也达到了6.1%
2008年之前,安徽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旁听生”,但2008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扩容”,安徽主要领导首次应邀出席,这也让安徽正式成为了“插班生”。
到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紧接着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
在安徽逐步融入长三角的十几年里,经济像是坐上了云霄飞车,省会合肥也在近年成为了亮眼的黑马城市。
要知道在2008年,中部这俩“邻居”还处在同一发展水平。安徽2008年全年GDP8874.2亿元,江西GDP6480.3亿元,差距并不显著,但到了如今,安徽2022年全年GDP达45045亿元,而江西则是32074.7亿元,相差了一个万亿级,这如何不让江西生出“取取经”的想法?
今年十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提到,要“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吸引力”。
于是这回,江西便上长三角来为经济发展“求解”。
图片来自新华社
从“插班生”到“正式生” 江西可否再“复刻”一个安徽?
和安徽一样,江西有几项融入长三角的“先天优势”。
这第一项,便是其连通东西、承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江西作为“吴头楚尾”,是全国唯一毗连长三角、粤港澳、海峡西岸三个最发达区域的省份。
从江西省会南昌坐高铁到杭州,最快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去南京和上海,也只需三个多小时,可以支持高频次的经贸往来和人才交流。
同时,在这个区位上,江西获得了多个国家战略的支持,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都为江西提供了区位竞争力。
江西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家里有矿”,而且种类还十分丰富,除了稀土、钨、铜、钽铌、铀这江西矿产的“五朵金花”外,还有和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的锂矿。
自然资源部2022年度统计数据表明,江西锂矿储量已经超过青海和四川,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40%。2022年度全国锂矿储量增量也主要在江西,占增量的94.5%,来自于江西宜春的两个锂矿山。
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江西拥有锂矿开采、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制造及应用等企业,是全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最齐全的省份之一,这也成为了江西的大杀器。
江西的第三个优势是和长三角人文相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江西人口外流去向前20城中,长三角占8座。其中,上海在人数上最多,拥有50.2万江西人,浙江则是6座城市入榜,杭州、金华、温州、宁波、台州和嘉兴是许多江西人外出务工、经商的首选。
由此可见,江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复刻”安徽的条件。
图片来自新华社
从“硬指标”到“软实力” 江西能否打赢“翻身仗”?
那么,江西为何选择长三角?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看来,江西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对于两方来说整体是一个加法。
就江西而言,长三角可以在“软实力”和“硬指标”方面为江西发展供能。在思想层面上,长三角拥有开放的思维和先进的理念,不仅是体现在经济领域,在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同样有制度创新;在产业方面,江西可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辐射,成为产业链、价值链布局上的一环,双方互惠互利,同时也能刺激江西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人才方面,江西可以通过升级后的产业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同时形成人才招引梯度。
就区域整体发展而言,何建华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尤其是华东地区和长江经济带。
目前,在华东的几个省市中,江西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沪苏浙皖一体化发展,山东承接京津冀和长三角,福建联通粤港澳又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而江西不是沿海省份,没有出海口,很难发展对外经济。如果江西积极融入长三角,那么对华东地区整体发展来说,是一大利好。
事实上,江西和长三角已经互相迈出了许多步。
江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江西全省共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资金2907.33亿元,占全省利用省外资金总额34.33%。
在浙赣铁路和沪昆高速上,务工创业的赣商和长三角客商完成了一次次双向奔赴,加上即将开通的昌景黄高铁,江西与长三角的经济、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
另外,在浙赣边界,一个两省联合打造的衢饶示范区围绕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经济等板块,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截至今年8月,已签约入园优强项目6个,总投资约200亿元,项目达产后产值约500亿元。
不管未来江西是否能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范畴,江西向东合作的趋势却是十分笃定的,也许以更主动的姿态对接融入长三角,是江西打一场翻身仗的开始。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