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 | 中国民企2023年度字:联
2024-01-03 09:17:35 世界浙商
又逢岁末,2023年即将画上新的句号。这一年,是变局之年,也是复苏之年。我们回顾一年来的舆情热搜词、报道关键词、采访高频词,用“热度”下的思考解读2023年,也寻找2024年前行的方向。岁末,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推出年度系列总评榜,今天是第七期“中国民企年度关键字:联”,一起来回顾过去的这一年,世界是如何重新被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链上下游是如何深度联通的。
银杏树告别最后一片叶子,大江之北早已与“忽如一夜春风来”抱了个满怀,江南也在雨雪霏霏中开启“速冻”模式。
又逢岁末年初,回望过往一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大韧性、活力与动能。相关机构与专家学者预测,2023年度我国经济或将实现5.2%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或超126万亿元。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长期关注者与局中人,我们为此感到欣喜。然而,面向未来,比现象更有价值的是厘清其更深层次逻辑,比成绩更有价值的是总结取得成绩的方法论。
逻辑是什么?方法论又是什么?《浙商》杂志找到的答案是“联”,是世界重新被联系在一起,是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联通,是每一个不同个体选择联合、次第释放出无限潜能。于是,我们也决定将“联”字,作为2023年度中国民企关键字重磅发布。
世界再次被联系
2023年初,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振奋信号接续传来,“拼经济”新图景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彼时,浙江率先破题,以“千团万企”打响出海抢单第一枪,大批中国民营企业家迈出国门,抢抓全球经济竞合新机遇。

“新面料要让客户摸到,新款式要让客户穿上身,这是再逼真的3D效果也比不上的。”时隔三年,新德集团董事长刘红军再次拉着装满新面料、新款式的大行李箱,与同事走在雪后的欧洲,内心满是澎湃,“老外含蓄,疫情期间线上沟通,他们都以赞赏、鼓励为主,尤其是不太熟悉的客户。只有面对面,他们才会说出真心话。”而只有讲出真心话、化解顾虑,才能促成订单。
巴塞罗那的夜,刘红军与合作多年的客户结束商务洽谈,相约餐馆聚餐看球,一起为喜欢的球队紧张、欢呼,他说:“生意不仅仅是生意,也是友谊与感情。”
在这一年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九成企业家几乎都打着飞的在全球出差,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11月18日刚在泰中罗勇工业园接待完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为代表的家乡人,第二天晚上便要从曼谷直飞墨西哥;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不止一次走在“10天走5国成立4家公司”的路上;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滨接班以来,大半时间都在海外。
“组团式”的考察也愈来愈多,2023年9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作为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带队赴印度尼西亚进行专题考察;11月,浙江中南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建荣又率浙江代表团在肯尼亚开展“共建‘一带一路’,浙商肯尼亚行”考察活动。
犹记得,2023年2月,深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当粤港澳大湾区重新联动,经济复苏的春潮也涌动起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微博里说:“我和团队从中环乘车经港珠澳大桥赴澳门,往返车程均不到1个小时,过关流程亦十分畅顺。”
初春时,《浙商》杂志记者与奥雅股份联合创始人李方悦相约在深圳街头的咖啡厅,她坦言自己整个春节都未休息,甚至年初一就已经在云南出差,马不停蹄,从清晨一直排到深夜的日程已成常态。因为香港认可金融化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的存在,彼时的她也正筹谋着再次“南下”,在香港重启公司,开拓NFT业务。
仍旧是那两天,泰国首富谢国民频频与浙商企业家会面,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到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引得舆论一片猜测。2023年3月,正大畜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与海康威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双方将率先在农牧、食品行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而正大也将开放更多新应用场景和新业务领域,与海康威视共同研发及落地智能物联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谢国民,2023年内,合计已有数百上千位跨国企业高管向东奔跑,来到中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44小时“中国之旅”被大量媒体拆解分析,无论是外交部、工信部、商务部三位部长的高规格会见,还是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带来的投资想象空间都备受市场关注。
在这些掠影里,我们看到,2023年,中国企业家重新拥抱全球,以各大跨国公司巨头为代表的全球市场也在重新拥抱中国,全球产业链也在此过程中重新联通。世界被重新联系起来,以愈加紧密的态势。
不同个体选择联合
除却“联系”与“联通”,“联”在2023年也有极其年轻化、消费化的表达——联名。
2023年可以说是联名大年,这一年中,有品牌凭借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联名,单日爆卖数亿;也有品牌因为联名过于敏感,上架数日即被叫停。无论结果如何,这些尝试都折射出品牌们正通过“联”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其中部分已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商业潜力。
如果要评选2023年度联名MVP,瑞幸与茅台的组合无疑实至名归。不得不说,瑞幸是懂联名的,前些年,品牌岌岌可危时,其就通过精准联名获取了不少关注,在过去一年,瑞幸更是隔三岔五联名不断。10月,一款美酒配咖啡的酱香拿铁横空出世,让瑞幸与茅台迅速双向破圈,开售第一天就卖出了超亿元的销售额。
向来很懂年轻人喜好的奈雪,也与“范特西音乐宇宙”推出联名奶茶。上海部分门店商品迅速售罄,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活跃“二创”,包括“抢不到演唱会门票,抢杯奶茶也不错”“外卖小哥怎么也想不到,22年前唱着双节棍风生水起,22年后因为双节棍飞檐走壁”。
此外,喜茶联名Fendi、库迪咖啡联名《甄嬛传》等亦成效不错,在消费者心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中,除联名外,商业世界还出现了大量值得称道的联合故事。
2023年1月,吉利与阿里先后在官方账号公布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消息,浙江省内第一制造企业的小正经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小活泼碰撞,成为制造业牵手互联网的典型案例。用阿里的话来说,双方是老乡,也是同路人。
如果说,这份合作只是数字赋能实体经济,那么,自2月至7月,阿里巴巴分别与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政府以及浙江省政府分别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则昭示着“平台经济”改革再起笔,阿里或将再度发挥扛鼎之力。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与政府的联合之外,中石油与民营充电桩公司特来电这类国资与民企的合作,以及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与吉利、荣盛石化等此类外资与中企的联合也很耐人寻味,更值得期待。
“联”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商业世界的联合需要一定功底方能融会,那上海“趸租”模式试点或许是一个极好理解的小切口。
上海市区“老破小”居住面积小、没有电梯,不利于老人生活与出行;新城区房源充足,租金较低,但对于在市区上班的年轻人来说,通勤、生活同样不便。双方错位的居住需求该如何匹配?“趸租”就是上海给出的答案。
“趸租”主要针对在上海核心区域拥有一室户或一室半户成套房屋、身体健康的60-75岁老人,可以选择与上海建信住房签订5年的趸租合同。将“老破小”以市场价租赁出去后,老年家庭可根据需求以折扣价租下一套位于嘉定、青浦等区域配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上海建信将通过差价结算方式向老人支付两次租赁价差款。而租下老人的房屋后,上海建信也将免费对房屋进行简装,并将房源纳入保租房管理,以优惠价格向中心城区新市民、青年人与各类人才出租。
在“趸租”出现之前,“老年人居住条件如何改善”“市区如何留住年轻人”“近郊新楼盘如何卖出去”等均是一线城市“老大难”问题,而倘若有人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发散联想,问题也如“消消乐”般碰撞化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太多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太多问题。如果我们彼此如孤岛,这些问题必将成为巨石,压得我们寸寸下沉;而倘若我们联合起来,孤岛成为大陆,彼此的问题或许也将成为彼此的方法论,巨石也将可以成为新大陆延伸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