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了六天后放开,浦东机场网约车事件警示 | 浙商潮评
2024-02-06 16:00:32 世界浙商
浦东机场网约车事件迎来关键转折,2月4日零点,上海宣布恢复浦东机场区域内网约车运营服务。
从1月29日到2月4日,叫停六天后放开,浦东机场网约车事件看起来已解决。不过,该事件留下的警示仍十分深刻——有形之手伸出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违反市场经济精神,为保市场一方参与者利益而一刀切地限制另一方。
政策实施六天后叫停
1月29日,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下发通知,明确“严格禁止网约车在浦东机场区域内揽客运营”。通知出台后,浦东机场的乘客想在各网约车平台打车,均弹出“浦东机场暂不支持呼叫网约车”界面。
浦东机场的体量众所周知,2023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二,春运40天中高峰日的航班达1480架次,旅客量达到21万人次。1月29日发出的这一通知不仅让上海本地市民,更可能让全国乃至全球达到旅客受到影响。
机场禁叫网约车初衷是什么?上海市道路运输局客运处副处长吴学程称,《通知》并非新规,他重申2016年施行的相关管理规定,因为浦东机场出租车的供应非常充足,能够保障抵沪大客流尽快疏散,而网约车司机、乘客互相等待若造成客流积压,会有安全隐患。
然而,事件中疑似的“特权”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通知》发布后人们发现,直到2月2日,有一家名为“空港出行”的平台仍可以从浦东机场叫到车。该平台实控人为一名自然人,提供的接送机业务价格是网约车的数倍。
更多机场、城市鼓励充分市场竞争
同为上海的机场,虹桥机场并未禁止网约车运营,此情况被视为直接“打脸”浦东机场。2月3日,据相关新闻通气会透露,为缓解春运“接客停车难”问题,上海虹桥枢纽提供周边虹桥天地等5个商业及办公停车场共2300个停车泊位,从晚上9点到早上6点提供免费停车一小时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广州、北京有关部门均公开表态,支持网约车参与2024年春运保障。
2月1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为加强春运期间接驳换乘服务,广州将协调网约车平台加大信息推送力度,鼓励网约车司机前往枢纽站场接单。
2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交通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设置春运期间网约车专用停车区域,优化保障组织流线,鼓励网约车参与做好场站地区特别是夜间23时以后的运力保障。
舆论滔滔之下,2月4日凌晨,上海宣布从即日起恢复上海浦东机场区域内网约车服务,市民乘客可通过各网约车平台在浦东机场区域内预约用车。
有形之手须慎之又慎
浦东机场网约车事件虽已解决,但留下的警示仍十分深刻。
实现兼顾乘客便捷舒适和管理安全有序的目的,相关部门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找到更好的办法。不能只考虑出租车一方,而忽视了乘客的出行体验,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不能只考虑如何便于自身管理,而不考虑如何服务好乘客。
实际上,在“禁止网约车前往机场载客”之外,还有很多更合理的解决方式。比如,及时发布拥堵信息,为出行乘客做好提醒服务,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最优解;也可以学习武汉、深圳等地,设置专门的网约车乘车点,安排室内候车区,合理引导网约车和出租车互补,探索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浙商发展研究院专家就此点评:
这出闹剧是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又一次较量。浦东机场禁止网约车的初心并没有错,错的是公权力不假思索的傲慢和轻飘飘的改弦更张。超大城市要有超大城市的胸怀,更要有超大城市的危机应对能力。
春节将至,亿万人迁徙,这本是舆情最容易点燃的时刻。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没有任何前期铺垫和论证,就以一张A4纸来惹怒公众,事后又紧急刹车,没有任何的解释,既丧失国际大都市应有的专业态度,也低估了自媒体时代排山倒海的“Metoo ”压力,实乃大忌。
建议执行公权力要更有敬畏之心,不能只听到一种声音,事前充分论证,事中果断执行,事后勇敢复盘,这才能取信于民。
——明文彪 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机场、高铁站的出行管理确实很复杂,需要多方协调。优化管理确实需有个探索、创新的过程,但不要轻易关停、禁止某种市场行为,更多要政府、商协会、企业一道来研讨协商解决之道,在形成共识基础上各履其责、分工改进。
有形之手一定要首先管好,伸手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相对市场,政府是强势一方,更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公信力的质量。
——秦诗立 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记者 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