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飚与辽宁的30年往事丨《浙商》杂志全国行
2024-05-07 14:30:57 世界浙商
2004年至2024年,《浙商》杂志以“引领中国民营商业力量”为宗旨,伴随中国民营经济走过风雨20年。
在创刊20周年之际,《浙商》杂志启动全国行,推出年度大型融媒报道《寻路中国经济》系列,选取数个浙商活跃其间、深度改变对应经济与产业生态的地区,以商业地理的视角,解读浙商人文如何浸润地区发展,实现自身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高质量发展与超越。
系列第一站,我们的记者走进东三省广袤的黑土地,在那里会有什么新发现?浙商如何成为东三省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的故事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今天推出“东北复苏——浙商与这片土地的20年”的第十篇《曾昌飚与辽宁的30年往事 》。
轻轻的咳嗽声从董事长办公室传出,“每次过年回家都会咳嗽,回到沈阳反而很快就好了,对家乡的气候是有些不适应了。”3月初的一日,在面对《浙商》记者的采访时,中旭集团董事长、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喝了口茶水,无奈笑道。
从两包纽扣起步
“我们浙商,过去可能一无所有,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资产,就敢走出去闯天下。”曾昌飚的传奇,要从3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说起。1992年,23岁的曾昌飚踏上了前往沈阳的火车,来到这座他眼中充满无限商机的城市。一个行李箱,几件贴身衣物,两包家乡出产的纽扣,外加100元,这就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
最初曾昌飚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活下去就行”。温州永嘉多山多水少平地,生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饭。像曾昌飚这样迫于生计而出来创业的人很多。好在永嘉早早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永嘉桥头是纽扣之乡、拉链之都。这也让曾昌飚们获得了掘取“第一桶金” 的可能性。就是在这股要“活下去”的劲头中,他开始了创业之路。
东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与善良的人们给了曾昌飚机遇,来沈阳不过半年,他便用30万元盘下一家亏损了三年的布料店,第一年就做到营收1000多万元,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我就是要做别人不理解的事。”当时,曾昌飚把全沈阳的服装布料面料生意都聚集到了一起,很多人不理解,集中度这么高,利润怎么保证?“他们不明白,批发是要低价,但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低了,因为要亏本了。而如果商品保持高价和很高的利润率,也没有持续性。所以商品的相对密集度,反倒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30多年间,曾昌飚从两包纽扣起步,到经营纺织面料等多种商品,再到建立中旭集团,公司所营涉及服装、房地产、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东北这片热土孕育出的硕果。
已把他乡变故乡
如今,曾昌飚早已把辽宁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凭借自己的坚持和 努力,逐渐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我们在这里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气候与生活,也已经融入了这 里的人文社会。”曾昌飚说,很多浙商 像他一样,也已扎根东北。同时,在国家对东北振兴多重政策叠加支持之 下,他们对辽宁的未来充满信心。“起时已至,起势已至,起心已至,辽宁振兴是必然的!”
曾昌飚说,多年来,让他最享受的是辽宁的营商环境与融洽氛围。“辽宁制定、出台并修订了全国第一部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这方面,辽宁痛在前沿,变也在前沿。”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辽宁聘请了很多企业家担任辽宁省营商环境监督员。作为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也常在各种场合向政府相关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反映企业的痛点与难处,为优化营商环境出谋划策。最近几年,不少企业经营者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辽宁营商环境在改善,政府的服务效率在 提高,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意识在提高,市场上创新创业氛围在增强。
浙辽合作的“大使”
如今的曾昌飚已不仅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企业家,更是致力带领商会成员一起蓬勃发展的商业领袖,他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商会工作之中。
2019年,曾昌飚提出在沈抚新区规划建设国内外商会总部基地的建议,并组织25家在辽省级异地商协会商会总部及国外商会项目落户沈抚,该项目成为国内首家将商会总部整合在一起建设的示范园区。
近两年,曾昌飚还组织辽宁省内外企业参加长江三角洲招商会、珠江三角洲招商会、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等国内外招商系列活动。据辽宁省浙江商会秘书处统计,浙江商会成立十几年来,辽宁省浙江商会为辽宁各大城市招商引资的项目投资总额超过上千亿元,安置就业上万人。
根据辽宁省商务厅统计,仅2023年,浙江省企业在辽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就达到407.54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建材、通信设备、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辽宁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张毅表示,在辽浙商们已经成为两省政府间的融合器和助推浙商在辽发展的动力源。同时,辽宁省浙江商会会员企业的成功也为当地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辽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只要敢想,努力去做,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这句话虽普通但饱含了理性与热情,是曾昌飚的座右铭。而他与东北的往事,不仅是一段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成功见证了东北的变迁和发展,也展现了浙商在东北地区的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
曾昌飚表示,未来仍将扎实推进商会各项工作,更好地凝聚民营企业家力量,搭建桥梁与平台,推动广大民营企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勇毅前行;持续推进辽、浙两省的经济融合,浙商新精神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融合;为辽、浙两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为全面推进东北振兴、辽宁振兴谱新篇。他说:“我将积极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加强商会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来源:《浙商》杂志 见习记者 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