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区有家“无声咖啡店”,信也科技助小店打破无声边界!
2024-05-18 11:30:06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 ( 《浙商》记者 陈晓 ) 一杯咖啡温暖一座城,一份爱心温暖一群人。
在人流熙攘的温州市中心,状元咖啡的风格和它的咖啡师慧慧(化名)一样温暖而安静。
这是一家“无声”咖啡店。32岁的慧慧是一位先天性听障人士,状元咖啡则是一家由两名听障员工运营的“无声”咖啡店。近年来,“无声”咖啡这一概念在国内兴起,旨在为残障人士就业探索更商业化的运行模式,而状元咖啡则成为了温州市首例。
闹市区的一家“无声”咖啡店
经营咖啡店,需要的是一双巧手和一颗慧心。铺里保存着慧慧的咖啡学习手记,清秀的字迹配合手绘的图画和贴纸,能看出这个听障姑娘对咖啡的无限热爱。毕业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她可以顺畅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吧台上还有供勾选的菜单以协助交流。在慧慧和另一位听障同事小圆(化名)的努力下,小店以香醇的咖啡和润物无声的风格赢得了顾客们的赞赏。
在状元咖啡的留言板上,许多顾客留下了温暖的文字,其中一条写道,“每个无声世界的居民,都能收获这个世界的美好。用更敏锐的触角、更细腻的感情去拥抱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这家“无声”胜有声的咖啡店因此成为了信也科技“好样的小店”公益助力计划关注的对象。
位于温州最繁华的步行街上,状元咖啡虽温馨精致,却显得过于“安静”,虽然店内外有着“无声咖啡店”的设计,但对不少人而言,无声咖啡店还需要一定的理解门槛。而且状元咖啡周围咖啡店林立,其中不乏大型连锁品牌,竞争非常激烈。
状元咖啡的创始人陈招乐对此十分无奈,一方面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本地人了解状元咖啡背后的故事,降低沟通成本;另一方面,他也在筹划将温州状元文化与咖啡种类做结合,让自己的小店做出特色,吸引更多的顾客。
了解状元咖啡的需求后,信也科技将利用集团的创意资源,为状元咖啡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增加小店本身在步行街上的吸引力。同时,公益项目组也将整合媒体资源,邀请小红书本地达人探店,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家可爱、可敬的小店。
创始人想把一些好运气留给更需要的人
对陈招乐来说,状元咖啡是一次重要的助残尝试。
陈招乐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1997年,他在四川遭遇了一次严重车祸,当时二十出头的他多处压缩性粉碎性骨折,被评定为二级肢体残疾,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一年多。从高峰到低谷,陈招乐却因大难不死而感恩。他自此开始投身公益事业,“这辈子也想把一些好的运气留给更需要的人”。
做了多年公益,陈招乐意识到,要帮助残障人士自力更生,“授人以渔”更重要。他将这一理念称为“重技能轻资产”,先让帮扶对象学会技能,再配合技能配置资产,提供设备和店面的支持。在他看来,温州有政策的支持,也有“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能够让他尝试帮助残障人群“重技能、轻资产在家门口创业”。
2023年,陈招乐在温州市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招聘会上遇见了希望学习咖啡制作的慧慧,女孩对咖啡的执着与痴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慧慧于是成为了状元咖啡店的第一名员工。
小小一家咖啡店,却有着无限的可能。对陈招乐而言,状元咖啡是一个试点,也是一个突破口。小店的成功,能够让更多残障人士尝试这类强调技能傍身、设备成本不高的小业态。
如今,状元咖啡时常举办咖啡和手语研学活动,也曾与温州特殊教育学校合作,让学生们体验咖啡制作。考虑到大部分顾客不了解手语,陈招乐准备引入高科技产品,便于咖啡店的员工与顾客交流。他也希望未来能够拓展残疾人外卖业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他还计划推出外包装由残疾人设计、绘制的挂耳咖啡等文创产品,销售收益将会回馈给残疾人创作者。
据悉,信也科技“好样的小店”公益项目由信也科技联合南方周末等组织机构发起,目标在2024年,通过多元的助力形式,为不少于50家具有公益和文化传播属性的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帮扶。截至5月,已有20家小店获得帮助。
注:经受访者要求,本文中的慧慧、小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