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一家以商人群体名字命名的期刊——《浙商》杂志,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浙江面世。
从此,数百万浙商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此,很多人也和这个家园连结,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20年来,《浙商》杂志记录了浙商群体坚韧的时代脚步,
也见证了众多浙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乃至成为行业翘楚、中国民营经济标杆的辉煌历程。
《浙商》杂志创刊20年之际,
倾情推出典藏版 ·《浙商》朋友圈的故事
今天推出的是——郑明治:我与《浙商》杂志20年

我与《浙商》杂志有着特殊的缘分,早在2004年其筹建之初,我便参与其中。我见证了《浙商》杂志从呱呱坠地到豆蔻年华,再到现如今的风华正茂。
今年是《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
20年间,它是一本杂志。它讲述着浙商故事,传递着浙商的声音,见证着风起云涌中浙商的成长之路,传颂着浙商“走千山、行万水、说千言、吃万苦”的拼搏精神。
20年间,它又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它凝聚浙商,服务浙商,引领浙商,它紧紧把握浙商的脉搏,想浙商之所想,解浙商之所忧,是千千万万浙商的良师益友,也是天南海北浙商的精神家园。
我是《浙商》杂志20年的老朋友、忠实读者,也是浙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浙商》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回顾这20年,我与《浙商》之间的许多故事,仿佛还在眼前。
“浙商首席主持”
《浙商》杂志自2004年创刊以来,每年都会组织以浙商(投融资)大会和《浙商》年会为代表的大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针对浙商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发表演讲、展开讨论,为广大浙商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罗杰斯、奈斯比特、凯文·凯利、马云、宗庆后、南存辉、徐冠巨、郭广昌、李书福等一大批学界领袖、浙商大佬通过这些平台传递真知灼见和创业智慧。
浙商(投融资)大会举办21届,我参加了20届。记得2013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邀请了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世界级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大会前一天,他们抵达杭州。时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浙商》杂志邀请了知名浙商参加与奈斯比特夫妇的小型聚会。晚宴上,我用中英文进行双语主持,双方畅所欲言,交流得十分愉快。交谈中,我得知当天恰好是奈斯比特夫妇结婚13周年纪念日。于是,我提议让奈斯比特喝13杯酒,气氛一下子被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圆桌对话仍是我主持,奈斯比特夫妇同台发表“创新大趋势”主持演讲。奈斯比特认为,中国依靠大量的出口和投资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不符合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要通过创新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活动中,奈斯比特夫人还不忘调侃我:“中国男人比较坏,我们结婚13周年,让我们喝了13杯酒!”一句话惹得全场哄堂大笑。那场活动,我主持得非常成功,全场互动热烈,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在2014浙商大会暨移动互联网峰会,我主持与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对话。KK分享了正在发生、并可能于未来渗透和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前沿技术,预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货币、3D打印等在不久的将来所能爆发出的能量。
此外,传奇投资人吉姆·罗杰斯、美国“云经济之父”乔·韦曼、《蓝海战略》作者W·钱·金等世界级重量嘉宾都曾出席浙商(投融资)大会。在我看来,《浙商》杂志的组织力、执行力、影响力不但是同行翘楚,也是一般社会团体所难以企及的。
我主持了郑永年、樊纲、李稻葵、宗庆后、李书福、汪力成、王水福、冯亚丽等重量级专家、浙商的对话。承蒙厚爱,20年间,我有幸受邀主持《浙商》大小论坛、峰会、年会、闭门会议数十次,被《浙商》杂志聘为“浙商首席主持”。
除了主持浙商活动,我还多次受邀在浙商(投融资)大会、《浙商》年会、闭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其中包括经济趋势三原色报告解读、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解读、浙商“四千精神”的宣讲等。尤其是《关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民营经济500强榜单》……我曾进行深度解读。
2012年,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正式成立,我很荣幸被聘为副院长,此后的十多年,我与《浙商》杂志的关系更加紧密。依托研究院平台,我们开展浙商精神家园大讨论、中美贸易战分析、优化营商环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指导浙商实践,还举办了邵逸夫、冯根生、鲁冠球、沈爱琴等著名浙商追思会,缅怀老一辈浙商,弘扬浙商精神。

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这些年,我走访过的企业达数百家之多。通过调研,我深入了解了浙商创业实践、营商环境,也发现了许多浙商精神的典型、提炼浙商精神,以此更好地指导浙商实践。
我不但自己“走出去”学习调研,还带着众多浙商“走出去”。通过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平台,我们走进吉利、三花、华立、西子、万丰、青山等知名企业,与李书福、张道才、汪力成、王水福、陈爱莲、项光达面对面交流。我们走出浙江,前往吉林、辽宁、河北、广西、云南、海南、青海、山东、新疆等省份,与当地党政领导深入交流,为省外浙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引导他们反哺浙江、发展浙江。我们走出国门,组团前往韩国、新加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为浙商寻找新的机会,也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朋友了解浙商、了解浙江。
尽管时隔多年,几次组团出国考察交流的经历我仍记忆犹新。
2013年,新加坡浙商协会成立,我随《浙商》杂志负责人一起出访。我在大会上作浙商精神主旨演讲,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该报以较大篇幅作了专题报道,引起较大反响。2014年,新加坡浙商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浙商》杂志再次组织几十位浙商,由我带队前往新加坡。我应邀主持,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参加圆桌对话。
2015年,我带团前往韩国参加中韩商道论坛,与韩国企业开展交流,当时韩国国会议员出席活动并发表祝词,我作为浙商首尔考察团团长致开幕词。在韩国,我们考察了三星集团、科技型创新企业i-KAIST,并参加了企业家高尔夫友谊赛。
多年来,我始终关心、关注浙商群体的发展,也本着一腔热血,身体力行地为浙商做了一些实事,也因此被《浙商》杂志誉为“浙商观察家”。
2005年6月5日,由《浙商》杂志策划、承办的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主题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兼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来自省内外的2000余名浙商踊跃参加,规模空前。我担任大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并主持圆桌对话、发表演讲。
大会指出,广大浙商应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广大浙商不仅是推进浙江省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主体力量。“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与“立足浙江发展浙江”是紧密相连的。政府部门要正确认识“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关系,把在外浙商与浙江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促进在外浙商更好地为发展浙江服务,欢迎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反哺家乡,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浙商大会以“转型升级、逆势超越”为主题,邀请2000名国内外浙商和学者就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转型升级等主题,共商发展大计。
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要发扬“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
浙商新“四千精神”。凌兰芳代表浙商宣读了《2009浙商大会倡议书》,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要“转型升级,逆势超越”的决心。
《浙商》杂志不仅每年组织诸多大型活动,还搭建了《浙商》少帅会、《浙商》财智女人会,联合长江商学院开设“长江·浙商”领军创业班,联合《中欧商业评论》打造“《中欧商业评论》·浙商领袖营”,为青年浙商、女浙商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值此《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浙商》杂志再攀高峰,再展宏图,为服务浙商、凝聚浙商、引领浙商谱写更辉煌的新篇章!
作者:郑明治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