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炎:再扬帆再启航 逐梦百年“富春江”

2024-07-15 23:47:38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张恒 )从年产值25万元到营收破百亿元,从一根电缆到1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000多名员工,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江集团”)自1985年创建至今,凭借“稳”和“拼”,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破天荒”,年营收规模逐年增长,连续21年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

浙江省“第一线”

光纤通信是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发明之一。没有光纤通信,就不会有今天的通信网络。杭州市第一根市话通信电缆、浙江省第一根通信光缆,就是富春江集团生产研发成功的。

1985年,在富春江畔的一间小厂房里,35岁的孙庆炎筹措25万元创办了富春江集团的前身——富阳邮电通讯设备厂,走上了通信电缆材料的制造和生产研发之路。

适逢商品短缺的时代,又恰遇国家通信产业大发展时机,富春江集团坐上了发展的快车。起步于光通信产业的富春江集团发展轨迹始终清晰,那就是以制造业为中心,适度多元化发展。

凭借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从90年代开始,孙庆炎先后兼并了富阳麻纺厂、富阳热电厂、富阳造纸厂。2000年初,更是以整体资产承债方式兼并了老牌国有企业杭州电缆厂,成为少有的民企兼并国企、小厂兼并大厂的典型案例。2015年2月,杭电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股票代码:603618),开启了产业创新、腾飞发展的新篇章。

当记忆中水质清澈的母亲河富春江逐渐变了样,孙庆炎将目光聚焦到了绿色环保经济产业,在造纸行业集中的富春江北岸投资了富阳首个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与浙江大学组建全国首个垃圾焚烧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研发的二噁英在线监测系统为解决有害废气排放这一世界难题作出全新探索。这一次,孙庆炎用一座循环经济产业园,为美丽中国提供了“富阳方案”,并成功打造富阳首家A股上市公司——富春环保(股票代码:002479)。

截至目前,富春江集团已经形成富春环保、杭电股份两大上市公司平台,电力电缆、节能环保、信息通信三大主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奔流 不止在富春江畔

“坚守稳健理念,绝不是故步自封。”对于富春江集团未来的发展,孙庆炎初心不改坚守实业、夯实产业根基,同时主张在产业链基础上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投资和孵化新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在他的主导下,富春江集团总投资50亿元、年产5万吨、用地约280亩的高性能超薄铜箔项目一期工程在江西南昌建成投产;年产冰铜(镍)等粗金属合金10万吨的嘉越环保危废处置项目在福建三明正式投产;同时在全国多个省市,富春江能源科技光伏发电项目多地开花,实现了绿色低碳能源有效供给;近年来,富春江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已投入近30亿元;此外,还入局数字经济产业,在杭州钱塘新区自贸区大创小镇的核心区域打造“钱塘云谷元宇宙产业园”。

当下,富春江集团正围绕“产业新动能、城市新轴线、发展新环境”,把握数字变革的发展趋势,对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予以数字赋能,为数字浙江、智能杭州、全面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一个个新领域中探索出路,推动重点投资项目接连投产,富春江集团聚焦主业吹响了抢占新赛道、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也让集团制造业的根基扎得更深、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走得更稳。

要“拼”,更要“稳”

“刻苦、励志、实干、创新”是富春江集团的企业精神。孙庆炎认为,刻苦、励志就是“拼”,实干、创新就是“稳”。任何形势下,企业都要有“稳”和“拼”的气质,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024年2月,《浙商》杂志采访孙庆炎时,他也有类似的表述,“胜利永远属于敢拼敢干的人”“要发挥浙商的‘四千精神’”“要拼,更要稳”。

翻开孙庆炎的创业履历,第一代浙商的标签无比鲜明,那就是“艰苦创业,白手起家”。

孙庆炎拥有自己的梦想:让富春江集团成为“杭州品质、浙江制造、中国骄傲”的代言人,实现“打造先进制造业,创百年富春江”的发展愿景。

年过古稀的孙庆炎虽然已经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将梦想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女,但仍然每天准点上下班。“有人说我‘退而不休’,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现在就是想停也停不下来。”孙庆炎说。

一直在奋斗,一刻也不敢松懈。这或许就是即将“四十不惑”的富春江集团,依然保有相当的活力,还被称为“民企中的常青树”的原因。

在20周年时,富春江集团形容自己,用了“创业”两个字;30周年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富春江集团,依然沿用了“创业”两个字。相信40周年时,依然会如此。

因为富春江“一直在创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