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谷”两周年,杭州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4-10-21 16:16:23 世界浙商
两年百炼磨一剑,霜刃流光露锋芒。两周年回头看,杭州“全军挥师”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中国视谷”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日益成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飞跃,区域改革“创”出新天地,新质生产力大军“战力”飙升,一个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新实践、新经验、新模式、新打法集成了一部城市战略“兵书”,见证杭州正加速成为抢占新时代机遇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中国视谷”精神堡垒
一、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杭州实践”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全国已形成国家级集群和省级集群各具特色、竞相发力、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杭州以“中国视谷”为牵引,承载着视觉智能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形成了“杭州实践”。
“中国视谷”建设启动仪式
时间回溯至2022年,“中国视谷”10月8日启动建设,11月10日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合作协议》,部省明确提出支持杭州发展视觉智能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中国视谷”作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视谷”政策文件
杭州深度落实部省合作协议精神,在顶层设计上高举高打“中国视谷”。两年来,杭州制定出台了《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视谷”高质量发展视觉智能产业的实施意见》,编制印发《杭州市视觉智能(数字安防)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及《“中国视谷”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中国视谷”建设工作要点》等,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相互衔接,总领、分项、专项梯次配套的政策体系,凝聚全市共识夯实“中国视谷”地标建设的四梁八柱。
“中国视谷”品牌点亮杭州西湖繁华地带
譬如,成功推动国家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城市、工信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试点城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视觉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纷纷“花落”杭州,为杭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第九届“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
国家级赛事“创客中国”连续两年在杭州设立视觉智能专题赛,与“中国视谷”形成了双IP效应,吸引了全国超过500个专精特新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赛,通过以赛引才、以赛促产催动产业集群吸收“新鲜血液”,加快“脱胎换骨”。
国家级视觉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
杭州以“中国视谷”为牵引,高水平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冲击“视觉智能第一城”,全力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深入构建智能物联卓越城市,形成了产业提质攀高的“杭州经验”。
当前,杭州已具备较为完整的视觉智能产业体系,推动了“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的跃迁,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巨人”聚木成林、中小企业竞相成长的企业梯队,构建了“三层七端多元”视谷产业坐标系,探索出了一条“视觉智能+”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和集群式生态。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杭州视觉智能产业总营收3695亿元,增速6.1%。再细看2023年全年,杭州视觉智能产业总营收达到7763亿元,视觉智能规上企业846家,百亿级企业13家,上市企业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家,视觉智能产业规模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大华发布夜视王2.0系列新品,创夜视图像“天花板”
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意义与作用示意图
“三层七端多元”产业体系
产业“火热”折射经济“热度”,“中国视谷”成为了杭州不可或缺的一张城市产业新名片,与光谷、声谷的“三谷鼎立”全国格局成为共识,呈现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脉动”与澎湃活力。
三、深化“萧滨一体化”协作的“杭州模式”
高质量建设“中国视谷”是扎实推进杭州“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两年来,杭州以“中国视谷”为牵引,以改革“关键之招”破解产业“成长烦恼”,形成了深化“萧滨一体化”区域协作的“杭州模式”。
《“中国视谷”产业规划》文件中的“中国视谷”空间布局图
空间布局上,“中国视谷”创新性地打造了“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的全市格局。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为窗口园区,萧山区、高新区(滨江)为“双核”打造产业核心集聚地、产业核心增长极,余杭区、钱塘区分别聚焦产业创新策源地、产业智造新高地,形成四区特色协同之势。
2023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联席会议
其中,滨江区是杭州乃至浙江产业集聚度、科技创新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萧山区则是全市工业企业最多、产业集群最丰富、数实融合应用场景最齐全的区县。两区深化“萧滨一体化”发展,对标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以“萧山打造空间、共同导入产业”的总体思路建设窗口园区,打造跨区域产业共富样板。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改革动员大会
“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效果图
2024年,“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开建,成为浙江首个“工业4.0+工业上楼3.0”双首层项目,将打造集研发、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空间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紧接着,浙江省首个3D产业专业园区的建设将构建起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杭州地铁18号线“湘滨路站”地铁上盖项目——湘滨路站TOD产业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建,将为萧山乃至全杭州探索轨道交通TOD高质量发展提供崭新的实践路径。
窗口园区内,先临三维工程师使用OptimScan 13M新品扫描叶轮
未来,一大批视觉智能项目及主题产业园也将陆续启动“开荒大业”,为高端要素集聚做好基础配套,促成核心技术升级研发、规模化生产以及产业链下游延伸。
四、资本活水赋能产业向新的“杭州打法”
杭州以“中国视谷”为牵引,通过立足本地产业的专项资金配置让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有机结合,形成深化了政府引导基金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杭州打法”。
视觉智能产业基金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同年,杭实集团、萧山和滨江共同出资组建了总规模30亿元的“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以科创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为主的产业基金体系,通过“基金+基地+招商”的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围绕“中国视谷”全产业链体系进行战略配置。
当红齐天等标志性项目签约落地
譬如,推动北京大学团队的AR光波导模组头部企业灵犀微光在杭州萧山设立公司未来总部及研发试验线,与头部GP华登国际合作引进机器智能视觉企业、“创客中国”大赛优胜奖企业智思达,推动头部工业DRAM颗粒业务和高端DRAM模组业务解决方案企业芯梦达成功商业落地。
据悉,2024年上半年,该基金进一步围绕新华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视觉智能“链主”企业进行延链补链,布局了交换机芯片、AI算力芯片、第三代半导体设计等项目,并以投促招为视谷产业储备了CMOS图像传感器、AI机器视觉、元宇宙AR眼镜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之江实验室与云尖信息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新型算力中心联合实验室
2024年,之江实验室与云尖信息共建新型算力中心联合实验室,合作共建液冷智算集群硬件测试环境、联合开展智算集群硬件创新技术研发。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三期在滨江区上线,中心总算力已达240P,累计成功孵化超过50个行业大模型和应用创新。新华三与萧山区合作上线了算力服务模式的创新成果——图灵小镇算力运营平台暨图灵中试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实现了智算中心从“建设、生态、运营、赋能到销售、服务”的完整商业闭环。
图灵小镇算力运营平台暨图灵中试创新发展试验基地正式上线
芯片、机器人、无人机、大模型、算力中心、大科学装置……在杭州,科技创新“井喷”爆发,新质生产力正乘“视”而兴、迎潮而上。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杭州,以“中国视谷”为窗展现杭州之治,以“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成效”的视谷蓝图催生引领产业变革的底气、锐气与朝气,推动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勇攀高峰,绘就中国式现代化范例城市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