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江如何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齐聚温州开启采风行首站
2024-10-28 22:17:45 世界浙商
金秋浙江,大地流金。
商文旅激活消费增量,夜间经济燃旺生活火气,“味美浙江”持续出圈,以旧换新加力推进,首发经济足“购”精彩……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9月份,社零总额为282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8月加快4.4个百分点。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消费场景建设,形成了以高品质消费集聚区智慧商圈(商店)、一刻钟便民生活图、新消费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场景,成功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彰显出了强劲的市场动力和经济活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浙江省商务厅组织开展“‘浙里来消费’特色消费场景媒体采风行”活动。10月23—25日,《浙商》记者随团走进特色消费场景采风行活动第一站——温州,探访温州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场景、挖掘浙江在消费市场的新业态、成功案例和未来趋势。
感受“一刻”即达的幸福
浙江省商务厅消费促进处副处长毛连城向记者介绍,目前,浙江全省已建成31个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6个省级夜间经济特色城市,2条国家级示范步行街,31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12条省级特色商业街(区),3个国家级智慧商圈。此外,我省已有10个设区市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其中温州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系全省唯一。
那么,浙江和温州的夜间经济相较其他省份、城市有什么特色?温州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供了哪些土壤与支持?
采风活动期间,由温州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副处长陈洁带队,《浙商》记者随团一同走进温州市、瑞安市、永嘉县等地,实地探访永嘉丽水步行街、永嘉城西社区(山区)、温州五马大南智慧商圈(五马街区)、瑞安忠义街等夜间经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案例的实践新打法。
位于永嘉县南城街道的城西社区,为全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内拥有商业面积超6万平方米,覆盖购物、餐饮、娱乐、美容美发、教育培育等多种业态,建成医院、公园、学校、购物中心、综合超市、菜场、酒店、图书馆等便民设施,拥有万潮广场、新世纪酒店等地标式商业项目。
“在附近菜市场挑选几种新鲜蔬菜、去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再去餐馆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在这里,步行不超过10分钟,就可以满足购物、餐饮、休闲等各种日常生活需要,还能轻松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因为我们县城的大多数学校也都集中在这附近。”温州永嘉县万潮广场运营总监高雷告诉记者,就连点这里的外卖,骑手的送达时间都会比其它地方要快很多。
便民生活圈一端连着社区居民,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联通经济社会微循环的“毛细血管”。陈洁介绍,近年来,温州市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从制度政策保障、城市商业网点优化、社区商业业态丰富、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促消费活动开展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便民生活圈建设新模式。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通过因地制宜,探索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运营管理模式。据记者了解,当地一方面通过国有企业产权置换、低价出租或无偿使用等方式,盘活闲置或低效城建资产,融合社区资源共建服务平台,打造各类共享场所和功能室,推动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另一方面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配套规划设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印象里、白麓里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由万科、新希望等知名房产物业统一运营管理。
记者从温州市商务局获悉,截至目前温州共有91个社区启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已建成地标性商业综合体39处,打造特色商业街区37处。
多元夜经济催生消费新业态
入夜后的永嘉丽水步行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在这条形成于清代的古色古香江南小巷中,你可以去于文峰酒馆,聆听楠溪江上的悠扬旋律;漫步黑胶馆,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珍藏;寻访香草铺,为你的爱人挑选一份心意;在 “不如见一面”,品香浓咖啡……
夜经济一头系着消费,一头连着民生,是拉动内需的大引擎,更是群众关切的大民生。作为撬动夜经济的重要抓手,步行街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商业名片,也是文化名片。
活动期间,采风团一行实地来到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温州、瑞安、苍南,走进五马街、梧田老街,忠义街,以及新消费场景---168黄金海岸线等,感受当地消费市场的新活力,探访最前沿的新业态。
“我们店内大约有500余种文创产品,大到抱枕、大富翁,小到书签、PP夹,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均为原创设计,每一个都带有丰富的千年斗城元素,很多文创产品在国庆期间直接卖断货。”位于温州五马街上的“饱塔文创”是一家新店,其90后主理人朱铭会不定时地现身店内,为现场市民游客现场科普,让温州传统民俗文化更加立体和生动。
作为温州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商业街区,中式古典建筑、西洋建筑、现代建筑在五马街完美碰撞,各类特色工艺品、服饰和小吃等也吸粉无数,成为潮人网红打卡点。
在温州瓯海区的梧田老街,夜晚总是热闹非凡,听音乐会、逛书画展、品尝夜市小吃等各种消费场景让人目不暇接。这条拥有1600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改造后,老街采用“青年潮流文化聚集地”功能复合策略,紧跟时代潮流开辟City Walk新玩法,营造出沉浸式、社群化的文化空间,为游客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尤其在夜晚,老街以文化艺术灯光秀打造潮流夜景,推出“水韵梧田”大型水上表演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夜游打卡地。
还有被称为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的苍南168黄金海岸线,由一条公路串起多个渔寮古寨、山海营地,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日常出行,也为冲浪、摩旅、露营等新消费业态吸引了更多年轻旅客,餐饮、民俗业随之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
“2023年我们在168黄金海岸线开出第一家咖啡店,非常火爆,很多人来这里拍照打卡。乘着这股东风,今年5月份我们又在这里开出第二家咖啡店,第三家店会在今年年底前出来。”MOJ咖啡区域总经理金孟耀向记者透露,节假日高峰时期,店铺一天营业额达到6万多元。
近年来,168黄金海岸线加强新消费场景打造,马站镇草屿村建成海螺湾冲浪基地,如今日游客量可达3万人次,已成为中国冲浪运动的一张亮丽名片。据海螺湾冲浪基地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 100余万元,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000余万元。
眼镜产业助力文旅消费新跃升
世界眼镜看温州,温州眼镜看瓯海。
作为温州眼镜产业上浓重的一笔,此次采风团一行也来到瓯海经开区中国(瓯海)眼镜特色商业街,先后走访了康明眼镜、欧锐眼镜、瓯海眼科门诊部以及瓯海眼镜小镇“一基地三中心”,详细听取瓯海眼镜行业沿革情况介绍并了解眼镜特色商业街的建设情况。
原广州温州商会眼镜分会会长蔡启省是瓯海眼镜小镇温商回归的眼镜企业代表,他是瑞安人,创办的浙江康明眼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眼镜生产、销售、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瓯海的眼镜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前店后厂’的模式非常吸引我,感觉回归正当时。”蔡启省表示,现在不仅在瓯海眼镜小镇布局了眼镜旗舰店,还把原先在广州的眼镜生产以及贸易、销售等业务陆续迁至瓯海。
据记者了解,2018年,眼镜小镇的招商团队找到了蔡启省,向他详细介绍了眼镜小镇的规模、布局、招商政策,并邀请他来到正在施工建设中的眼镜小镇品牌街考察。“前店后厂”的独特经营模式,文旅一体化的清晰定位,各功能区块的相辅相成,都让蔡启省对中国(瓯海)眼镜小镇的活力和未来的巨大前景形成了具体又真实的认知。2018年年底,蔡启省欣然签订入驻意向书。如今,已在瓯海眼镜小镇快速发展的康明眼镜,进一步印证了眼镜小镇集群效应所带来的吸引力。
瓯海眼镜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眼镜特色商业街聚力打造集先进制造、商贸文旅、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街区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其中西面、南面、北面主要集聚外贸批发眼镜企业,东面及中心布局眼镜特色品牌店铺,形成“前店后厂”工贸一体化模式,全面打通前端零售批发与后端生产供货,有效推进“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整合,实现眼镜产业链与配套商业生态的深度契合。
截至2024年9月底,眼镜特色商业街共入驻企业126家,其中主体业态眼镜类企业89家,占比达85%。新增101家商户入驻,其中知名连锁店铺10家、知名眼镜品牌店15家、温州首店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