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巨头杉杉集团启动重整!官方回应:不波及上市公司,当地政府全力支持稳定经营

2025-03-03 09:16:47 世界浙商

2月26日晚间,杉杉集团公告称,收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于2025年2月25日裁定受理申请人对杉杉集团的重整申请。

27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也随即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转发的《民事裁定书》,人民法院已裁定杉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官方回应:本次重整不涉及上市公司

杉杉股份公告显示: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本次事项目前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实质影响,后续公司将持续努力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以保障上市公司稳健经营。

《浙商》记者联系杉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整范围聚焦集团自身债务与资产,不涉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重整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法律程序帮助企业盘活资产、恢复经营活力和偿债能力,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

杉杉的债务危机,可以说是从其创始人郑永刚离世后开始的。

杉杉,1989年由郑永刚创建于浙江宁波,曾是中国服装行业龙头。30多年来,杉杉从单一的服装业务发展成为集新能源科技、偏光片等产业的全球领先高科技集团。自2002年起,连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然而,2023年2月10日,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救治无效与世长辞。创始人的突然离世,使得公司内部治理陷入混乱,家族成员间的股权纠纷不断及锂电材料的价格暴跌,导致公司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据杉杉集团2025年1月发布的最新信用债公告显示,集团超95%债务需1年内偿清。截至公告发布日,杉杉集团(除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外)有息负债总额为126.21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为120.37亿元。

今年1月21日,宁波当地3家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对杉杉集团进行重整。2月25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对杉杉集团的重整申请。

重整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对于此次重整,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勇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对于杉杉集团所面临的债务困境而言,破产重整不失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解决途径,犹如企业获得重生的契机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抑制杉杉集团现有债务的进一步膨胀。并且,在重整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引入新的战略投资,同时开展有效的资源整合工作。这对于杉杉集团现有股东以及债权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新规划发展、摆脱困境的宝贵机遇。

从公司法的层面来看,杉杉集团作为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母公司,虽然存在控股关系,但在法律地位上,杉杉股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独立的法律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法人的独立性使得杉杉股份自身的法律地位不受杉杉集团破产情况的直接影响,在正常情形下,杉杉集团的破产重整不会对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干扰。

另外,杉杉股份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近期相关专题会议明确,宁波市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将全力支持杉杉股份正常稳定经营,确保两大主体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传递市场积极能量。”

据杉杉股份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核心业务负极材料、偏光片两大产业保持较强经营韧性,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至190亿元,净利润6.5亿元至7.5亿元。负极材料业务方面,2024年人造负极材料市场份额蝉联全球第一,占比达21%,销量大幅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偏光片业务2024年上半年大尺寸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达34%,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公司顺利完成SP业务收购交割,将进一步提升高端偏光片市场份额,为长期盈利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浙商》杂志 徐燕娜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