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这位温州企业家把水表做到行业天花板

2025-03-04 11:40:08 世界浙商

在上海青浦的熊猫机械集团展厅内,一台不锈钢智能超声水表正以每秒0.1毫升的精度计量水滴。“传统水表在零下10度就会冻坏,但我们的产品能在零下40度正常工作,精确计量。”董事长池学聪轻抚表盘,眼神笃定。

从温州瓯江畔到上海黄浦江畔,这位温商一路闯荡。这句话正浓缩了他30年来创业路的精髓——用技术创新打破行业桎梏,以超前思维定义未来。

从温州木工学徒到掌舵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智慧水务集团,池学聪的足迹写满温商“敢为天下先”的基因。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奋斗史,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变革中突围的一个缩影。近日,《温商会客厅》栏目,在上海专访了池学聪。

三次转身 步步为“赢”

1993年,温州一间简陋厂房里,26岁的池学聪埋头调试一台高压清洗机。此前,他只是个木匠,偶然得知汽车清洗机的市场空白后,他借钱买回样机,拆解研究、改良工艺。“那时候,车间连风扇都没有,夏天干活像蒸桑拿。”回忆创业初期,他笑称“四千精神”是刻在温州人骨子里的本能。

凭借敏锐嗅觉,他生产的“熊猫清洗机”迅速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但池学聪并未止步。2000年迁至上海后,他捕捉到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需求——高层建筑供水设备。从清洗机转型水泵生产,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让熊猫水泵进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场馆。2017年,集团销售额已突破23亿元,成为行业龙头。

“市场永远奖励‘先觉者’。”池学聪总结自己的三次转型——从木工到清洗机,从水泵到智慧水务,每一次跨越都踩准时代脉搏。

死磕创新 五年一战略

走进熊猫机械集团,这家企业的发展足迹也见证池学聪对产品的严苛要求:2001-2005年非专利产品不生产,2006-2010年淘汰非节能产品,2016年后全面进军智慧水务……

为攻克超声水表计量精度难题,池学聪带领团队经历上百次焊接试验,最终以不锈钢网状拉伸技术替代传统铸造工艺。“细节是创新的魔鬼,差一微米都可能前功尽弃。”这种“死磕”精神,让熊猫成为全球首个量产R1000量程比超声水表的企业。

2022年,他主导的W无机陶瓷膜技术再次颠覆行业——膜净水面积增2倍,能耗降30%以后,且无需回收处理。

近几年,熊猫集团又发掘了新的创新点,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智慧水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智慧标准泵房技术研发中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提供基于智慧水务平台的全方位服务,帮助城市提升供水能力、降低运行能耗、优化供水平衡。

培育新生代 传承温商精神

被问及温商的特质,池学聪毫不犹豫:“能吃苦、不服输!”他喜欢自己琢磨技术方案,参与产品测试。“于细微处见精神”,对于池学聪而言,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大事,因此他总是亲自抓科研、抓新产品开发,将创新和效率放在工作首位。

“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身为上海温州商会执行会长,他比喻商会如同“智慧水务网络”——节点互联,方能抵御风浪。他说,商会是很多企业交朋友、提升企业的好平台。

如今,他将企业管理权交给儿子。“年轻人用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效率比我们当年高!”在他看来,新一代温商的优势在于“用科技放大吃苦的价值”。这种传承,在熊猫集团化为具体实践。

来源:潮新闻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