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逆势增长27.49%!浙江鼎力上演高空“逆风局”丨AI读浙股
2025-07-30 09:59:34 世界浙商
一纸公告背后,是浙江制造在贸易摩擦中的韧性突围——当104%关税重压突降,这家全球高空作业平台三强企业用45天战略腾挪,在关税高墙下闯出增长新通道。=
7月28日,浙江鼎力(603338)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在贸易摩擦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双重压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36亿元,同比增长1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幅达27.49%。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让资本市场为之一振。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数据背后的惊险一跃——报告期内,美国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其中4至5月对中国实施104%关税,对公司出口美国业务造成“巨大不利影响”。而随着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落地,关税降至34%,浙江鼎力才得以恢复对美生产及发货。
关税过山车下的韧性增长
对于深耕全球市场的浙江鼎力而言,2025年上半年的国际贸易环境犹如一场惊险的“过山车”。公告显示,在4月至5月美国对中国实施104%关税期间,公司出口业务遭遇重创。
面对突如其来的贸易壁垒,这家浙江制造代表企业展现出灵活应变能力。浙江鼎力在业绩报告中特别强调,公司通过“及时调整产线,调配市场,稳定生产”化解危机。
更关键的战略转折发生在5月12日。随着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关税从104%降至34%,公司立即恢复对美生产及发货。这场历时仅45天的高强度贸易博弈,成为检验企业全球化韧性的试金石。
除战略调整外,财务数据还揭示了一个“意外助力”——报告期内,欧元、英镑等外币汇率波动对利润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细节折射出浙江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多维风险管控能力。
浙江智造的全球突围
在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是浙江鼎力持续构建的技术壁垒。作为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前三强,其以高空作业平台单项荣登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第40位。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工厂”自动化总装车间
今年3月,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浙江鼎力董事长许树根获制造业单项冠军、浙江省未来工厂等荣誉奖牌。这些殊荣背后,是公司持续投入的研发创新。
作为全球唯一模块化电动臂式系列制造商,浙江鼎力已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转型。其产品具备“零排放、无噪音、长续航、大载重”等核心技术优势,从迷你电动剪叉到大型越野剪叉,工作高度和规格覆盖齐全。
就在发布半年度业绩公告的同一天,浙江鼎力再传捷报——公司以254.8万元中标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储备物资购置项目。这标志着浙江鼎力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
从“鼎力制造”到“鼎力方案”
翻阅浙江鼎力的发展路径,可见一条清晰的转型轨迹:从设备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跃升。公司产品线已从传统高空作业平台,延伸至玻璃吸盘车、轨道高空车、模板举升车、桥式高空作业平台等专业领域。
这种转型的背后,是浙江鼎力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把握。公司致力于通过提供多样化、专业化设备,最大化、多维度提升客户市场竞争力。
服务体系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浙江鼎力打造的“7×24小时保姆式贴心服务”,将服务质量视为企业永恒追求。这种从“卖设备”到“卖服务”的转变,正是浙江制造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典型路径。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浙江鼎力展现出浙江企业的独特智慧。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双重升级,浙江鼎力在贸易摩擦中成功实现“以技术换市场”的战略突围。当关税壁垒高筑时,核心技术成为穿越贸易风波的通行证。
在广阔的产业版图上,浙江鼎力已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蜕变为高空作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公司管理层在公告中强调:“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是鼎力人永恒的追求”。这恰是浙江制造穿越风雨的底气所在——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技术和质量的执着始终不变。
来源:《浙商》杂志 本文由AI生成 徐燕娜(技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