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样本解码浙商可持续发展!“赢跑世界 沸腾未来”2025浙商ESG大会圆满收官
2025-08-01 15:04:02 世界浙商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浙江企业正从“跟跑者”加速向“领跑者”蜕变。
7月30日,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场盛会,将浙商群体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推向新高度。
在以“赢跑世界 沸腾未来”为主题的2025浙商ESG大会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世豪,浙江省社科院院长查志强等学界、政界嘉宾,与吉利集团、财通证券、杭氧等200余家知名浙商企业、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从政策解读到企业实践,从国际标准到本土创新,共话企业可持续发展,勾勒出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在浙江落地生根的真实图景。
四分之一是浙企!“浙江军团”正在突围
这场大会的召开,恰逢中国ESG发展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2024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首次强制要求450余家上市企业披露ESG信息,覆盖A股市值的51%;财政部同步出台系列政策,推动中国ESG标准与国际接轨。在浙江,A股“浙江军团”的ESG信息披露率正持续攀升,正泰、吉利等龙头企业已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省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前列。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金波出席大会并致辞。金波表示,当前,ESG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部署。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20周年,其蕴含的科学发展观也是ESG践行的应有之意。
金波在致辞中肯定了浙商群体在ESG领域取得的亮眼成绩,并指出浙江是外贸大省,但在全球ESG标准制定这一国际赛场,浙商仍处于“旁听生”位置,面临突围焦虑的困境。
“ESG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更是浙江企业在新时代赢得先机的关键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查志强在致辞中,道出了当下的行业共识。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多年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为企业践行ESG创造了土壤,但挑战依然显著:部分企业仍视ESG为“成本负担”,制造业示范区引领不足,政策覆盖存在局限。
对此,查志强提出四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是持续强化ESG理念的深度传播与精准赋能,让更多企业真正理解ESG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增长的引擎;二是以产业集群为单元打造ESG创新示范高地;三是构建更具浙江特色的ESG政策支持体系;四是深化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生态。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带来的数据显示,ESG领先企业年均回报率达12.9%,显著高于ESG发展不足企业的8.6%。关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建立韧性和竞争力的路径。刘萌透露,2024年,在ESG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出版的《二十年二十佳》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四分之一来自浙商企业。如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通过“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中非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GDI for SDG项目试点、“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平台等渠道,与企业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百家样本解码浙商可持续发展
ESG,到底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现场发布的多项样本,是浙商企业用实战图鉴给出的答案,也为这场大会提供了鲜活注脚。
作为大会的重要内容,《2025浙商ESG经典样本》特刊与“2025浙商ESG经典100”发布,系统构建“浙商ESG实践坐标系”,既收录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布局经验,也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差异化探索,为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同步揭晓的“2025ESG杰出浙商”“2025ESG杰出企业”“2025ESG优秀推动者”三大样本,彰显浙商群体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锋力量。这也是继去年之后,该系列样本的再次发布。
吉利汽车的实践颇具代表性,ESG负责人俞绍华认为,汽车资源的高效循环,既是减碳责任,也是新的价值增长点。他在主题演讲中介绍,通过生态设计、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布局,截至2024年底,吉利已累计拆解报废车5800余台,回收循环材料1万余吨。
俞绍华表示,多年来,通过切实的碳减排实践,吉利汽车低碳成效获得外部认可,并通过推动ESG战略落地、推进ESG创新实践、深化ESG治理管理,逐步树立吉利汽车可持续发展标杆形象。
图森定制家居则将目标锚定“零碳未来”,副董事长兼CEO王维扬透露,公司计划2025年通过零碳工厂认证,203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绿能占比超30%,光伏使用效率达85%。
“低碳发展是为了拯救对地球造成巨大伤害的人类自身。图森通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了营收、利润与纳税的稳步增长。”王维扬表示,图森的采购端、生产端、产品端都在践行低碳路径,从回收材料采购到零醛产品开发,每个环节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注解。
更多企业在细分领域探索。大会上,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铜华、浙江毛源昌眼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浙江西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银峰、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葛茜芸、为绿咨询创始人兼CEO沈浩然等六位来自企业、高校和专业咨询机构的代表者围绕“ESG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这一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千年舟以技术创新范式突破,通过材料100%利用避免二次物流浪费;毛源昌累计投入6000万元,为32省贫困学子免费配送17万副眼镜,将企业社会责任具象化为视力健康工程;西储能源为化工企业提供绿电直供方案,同步破解降碳与民生难题;今飞凯达用再生铝合金与光伏储能降低碳排放70%,环保投入超亿元,国家级绿色工厂创立今飞商学院培养专业人才……这些实践通过绿色制造攻坚、社会责任创新等共同构成了浙商ESG的“生态图谱”。
作为从业近十年的专业人士,沈浩然及其团队见证了我国ESG实践从理念导入到本土化创新的演进过程。他表示,当前,中国各类型企业正积极探索ESG与商业机遇的融合路径,通过环境效益转化、社会责任赋能和公司治理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价值创造的协同发展。他还对有意开展ESG建设的相关企业建议,可系统性分析其ESG实践框架中的关键要素,通过深入识别潜在风险因素与战略机遇领域,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模型。
三大行动落地!共赢才是未来
“浙商企业的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更成为观察浙商群体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转型的重要样本。”听过现场多位嘉宾的分享后,胡税根感慨道,当前,ESG建设正从合规性要求演变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胡税根表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通过将数字技术、绿色科技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已在全球ESG治理框架中贡献中国方案。未来,随着ESG评价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中国企业有望在降低生态足迹、推动社会包容性增长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突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支撑。
面对挑战,大会同步启动的三大行动颇具深意:浙商“ESG管理师培训班”旨在填补专业人才缺口,长三角ESG 联盟剑指区域资源共享,开化县政府与浙商传媒的战略合作则搭建起政企协同新平台。
“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世豪在主旨演讲中说,ESG作为一种充分关注非财务因素的企业发展理念和评级思路,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工具,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更是衡量发展质量的关键维度。
他认为,大会现场,企业的分享以及大会启动的三大行动等举措直指ESG发展的核心逻辑——从“被动响应”到“价值创造”。“ESG与高质量发展本质相通,都强调长期主义。未来,企业目标将从‘增长优先’转向‘可持续性优先’,价值创造将从‘股东至上’转向‘利益相关方共赢’。”
对于浙商而言,这场大会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场集体宣誓: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浙江企业正从“跟跑者”加速向“领跑者”蜕变。
帷幕暂落,步履不停——我们仍在“赢跑世界,沸腾未来”。明年,再赴这场与世界的邀约。
本次2025浙商ESG大会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指导,浙商智库ESG研究中心、《浙商》杂志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浙江省企业形象研究会、为绿咨询联合主办,世界浙商客户端、银柿财经、《浙商》全国理事会、浙江呈现协办,财通证券、浙商证券为指定绿色金融机构。旨为浙商企业搭建一个交流经验、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助力浙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持续“沸腾”。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