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计划”启动,2025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选育工作全面开启

2025-03-29 13:22:36 世界浙商

 

面对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再度吹响科技型企业家的“集结号”!2025年全省计划选育100名科技型企业家+100名青年科技型企业家,并在此基础上各遴选10个典型,同时建立千人级动态人才库

这场覆盖全省的“人才强企”行动,将如何重塑产业格局?科技创业者们如何抓住机遇?本文为你深度解读。

 

为什么选?

——瞄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

科技创新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而科技型企业家正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关键纽带”。

此次科技型企业家选育工作与《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5年工作任务书分工清单》紧密契合,目标直指:

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让那些曾经辉煌的传统产业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未来产业,为浙江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可以说,这项工作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是浙江顺应科技创新发展潮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怎么选?

——四大硬核标准,不看“规模”看“创新力”​

不同于传统的选育工作,浙江此次提出“四不唯”原则,“不唯企业大小”,重点挖掘研发投入占比高、创新潜力大的“隐形冠军”;“不唯资历”,单列青年企业家(45岁以下)赛道,提供“弯道超车”机会;“不唯身份”,实控人、创始人、技术领军者均可参评,技术颠覆力比title更重要;“不唯地域”,全省联动,覆盖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市。

更看重的是,企业要有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潜力,而非单元技术;企业要有能够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商业价值的创新发展实力;企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合理专利布局战略的前瞻力……而对于青年科技型企业,额外关注其创新潜力、技术颠覆性及对于未来产业布局能力,鼓励年轻人“搞大事”!

 

怎么参与?

——五大渠道全公开,多维度挖掘“潜力股”

为了广泛挖掘优秀人才,此次选育工作采用了多元化的推荐渠道,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家。

专家推荐方面,组建了一支由科技、经济、创投领域的院士专家、技术合伙人、资深投资人等组成的提名委员会,确保技术、商业与资本视角的平衡,他们凭借着更为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的视角,专挑技术“狠”人。

组织推荐则涵盖了多个层面,各设区市科协牵头会同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工商联等单位,充分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本地的优秀人才;省属高校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推荐在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专家型人才;省级学会、省属企业科协、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科协、省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省科学企业家创新园等则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推荐,深挖更为契合的人才储备。

媒体推荐联合了有影响力的社会媒体,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广泛的信息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关注,发现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创新之星,为选拔工作带来新的惊喜。

机构推荐对接了省内外知名创投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凭借着在大量的投资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潜力及企业家能力的深入挖掘,硬科技项目优先上车,为选拔工作抢占先机。

特别邀请机制,更是“不拘一格”的绿色通道,经专家委员会集体商议表决,可直接吸纳行业领军人物,确保顶尖人才不被遗漏。

重要提醒材料报送截止4月7日,推荐材料含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材料需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联系方式
专家提名委员会:13282111216

省科协:0571-88091553

省教育厅:0571-88008803

省委金融办:0571-87056728

浙报集团:13735468168

推荐之后,将进行严筛选强的资格审查、部门初评、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选育名单,并在5月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集中公布。

 

怎么育?

——分层赋能,构建“产学研用”全链条生态

资源包、人脉网、品牌加持、成长加速器……此次选育工作不仅仅是选拔,更是培育和提升。搭建“科技型企业家后备库”,根据潜力分级提供差异化支持,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实现教育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整体协同,优化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环境,迭代升级“政策支持包”“智力支持包”“金融支持包”。开展科技型企业家创业营计划,集聚智力资源,培训陪跑为科技型企业家快速成长提供支持。用好国有资本和相关社会力量资本,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保险,鼓励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搭建落地载体。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对接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对接交流,共同探索合作路径。同时持续性打造“科技型企业家集聚区”“科学企业家创新园”建设,通过集中政策、项目招引、人才培育、资金助力等,形成创新集群效应。

加强宣推激励。大力弘扬科技型企业家领军人物集智攻关、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深入挖掘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轨迹与精神内核,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对浙江来说,这不是简单的选人,而是一场“技术+产业+资本”的超级实验场!通过这项工作,浙江要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中形成领先优势,给浙江经济装上一个“永不断电的创新引擎”!

从今天起,关注“大众科技网”“科技武林门”“科创之江”等官方平台,获取申报指南与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