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蒲公英与产业黑土地,探访鲁浙双城记中的数智新生

2025-04-25 18:32:43 世界浙商

钱塘江畔,创新风起;齐鲁大地,变革潮涌。当浙江的“数字基因”与山东的“产业筋骨”相遇,一场关于创新生态重构的深层次对话悄然展开。

“科创赋能·生态共赢——解码杭州创新基因与城市密码”研修班以杭州为窗口,架起山东与浙江交流合作的桥梁,来自山东的近50名政银企代表通过专题授课、企业走访、互动研讨等形式,深入探寻杭州创新生态密码,共话鲁浙两省协同发展新机遇。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研修班学员走进科创标杆企业、机构,触摸浙江创新脉搏。从正泰集团助力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到大华技术AI视频分析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深度应用;从灵伴科技用AR技术重构人机协同模式,到之江实验室突破智能计算领域“卡脖子”技术……这些鲜活的创新实践,让学员们既触摸到浙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脉络,也见证了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多元路径,为后续跨区域创新协作奠定基础。

在深入企业考察创新实践的同时,研修班还邀请权威专家解读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的内在逻辑。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厉敏以《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为题,围绕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径、人工智能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及未来趋势与建议等维度展开深入分析。浙江省科技创业促进会会长、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旭光则以《DeepSeek:惊爆世界的背后——传统企业与政府基层治理的应用探讨》为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基层政府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四两拨千斤胜过大力出奇迹。”研修班学员代表青岛大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江峰表示,在走访杭州科创企业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用算法的逻辑破解复杂问题、以创新理念和文化驱动实践的深层价值,为鲁商们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赋能。

当浙江的“数字蒲公英”飘落齐鲁大地,当山东的“产业黑土地”培育出新的数字物种,区域发展的故事正从“单极突进”转向“多极共振”。鲁浙两地的创新协作,既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也不是机械的资源叠加,而是构建起“山”与“江”的命运共同体——泰山以其厚重守护创新的火种,之江以其奔涌拓展价值的边界。

当数字浪潮漫过地理的界限,当创新基因突破思维的藩篱,中国经济的版图上,正浮现出一幅“山海共济、数实共生”的新图景。这图景里,没有追随者与领跑者的分野,只有共同进化中永不停息的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