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舫蒋”危局:77天紧急拯救

2025-04-30 17:44:42 世界浙商

4月的风拂过东阳江,穿过一片平整的晾晒场,流淌进一间发酵房,温和地抚过挂得密密匝匝的金华火腿“雪舫蒋”。

这里是位于浙江金华东阳市歌山镇的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下称雪舫公司)。去年冬至后制作的上万条雪舫蒋火腿,形如琵琶,皮薄骨细,散发着清醇的火腿香气。

“一条上好的火腿,要精选金华两头乌的后腿,经过修腿、上盐、洗晒、发酵等一系列工序……”67岁的吴荣仁讲起雪舫蒋火腿的手工制作技艺,话匣子就关不住。

吴荣仁是浙江省第一批非遗“金华火腿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金华市火腿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老字号协会副会长。他与妻子吴莺2001年创立了雪舫公司,在夫妻俩的潜心经营下,公司鼎盛时期火腿年产销量50万条,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

然而,2012年,因受担保企业债务危机牵连,雪舫公司及吴荣仁夫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此后十余年间,吴荣仁夫妇和儿子吴星生一起努力偿还了4000余万元债务。

然而,压垮骆驼的仅需最后一根稻草。2024年9月,一名债权人提交对雪舫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被东阳市人民法院裁定受理。

破产管理人尽调后发现,雪舫公司和吴荣仁夫妇几乎没有资产,“无产可破”,且一旦雪舫公司被破产清算,中华老字号“雪舫蒋”将随之消失,109名债权人1.24亿元债权将完全丧失。

基于此,破产管理人提出“破产和解”的思路,对吴荣仁、吴莺、雪舫公司的债务进行实质合并清理。在94%的债权人同意下,2024年12月3日,东阳法院裁定批准和解方案,后续交由吴荣仁、吴莺继续管理雪舫公司,用未来8年生产经营产生的收益偿还债务。

仅用时77天,各方对“雪舫蒋”的紧急抢救初步达成。

4月27日消息,“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与吴荣仁、吴莺个人债务清理实质合并清理案”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破产经典案例。

吴荣仁

吴荣仁说:“过去我认为企业破产‘没面子’,实际上对企业家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破产)清算了可以重新再来,重整也是向前走的机会,而和解则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该案解决了破产中的哪些挑战?对企业家走出债务困境有何启发?近日,《浙商》记者赴东阳采访相关各方。

 

吴荣仁与“雪舫蒋”

 

“我有生之年,要把所有负债处理掉,不能把‘老赖’的名声留给后代。”吴荣仁告诉《浙商》记者,“一无所有也不怕,只要努力,我有的是办法(还上债务)。”

吴荣仁接受《浙商》记者采访

面前的吴荣仁,身着白衬衣,说话中气十足。十余年债务压顶,并未让他透出丝毫退缩、躲闪之气。

吴荣仁出生于1958年,很有经营头脑。年轻时,他率队到外省做过工程,又回乡办过颇有规模的出口地毯厂、服装厂,还受地方政府委派组建并经营乡镇级农村金融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创业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20世纪八十年代后,在进口猪种的冲击下,金华“两头乌”猪无人饲养,东阳养猪业出现大滑坡,为数不多的火腿企业面临生产设备陈旧、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东阳市政府决意振兴火腿行业,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吴荣仁遂决定进入火腿行业,2001年组建了雪舫公司,并拿到“雪舫蒋”商标使用权。

“雪舫蒋”商标为东阳上蒋村集体企业上蒋火腿厂注册所有。据《东阳文史第九辑》记载,1860年前后,上蒋村出了位“火腿业之子”蒋雪舫。蒋氏13岁随叔父腌制火腿,他制作的“雪舫蒋腿”曾被列为皇家贡品,远销海外。1926年蒋雪舫辞世后,“雪舫蒋”腿业及商标由子孙继承。自雪舫公司成立以来,该商标经上蒋火腿厂授权其独占许可使用。

此后,吴荣仁夫妇全力投入雪舫公司的经营,推动“雪舫蒋”火腿以新的面貌进入市场,并深受消费者青睐。当年,雪舫公司在北京、杭州、广州、上海、苏州等城市确立了经销商,在香港建立了分支机构。日本万福临株式会社一下子就签订购买10万只“雪舫蒋”火腿的合同,并担当“雪舫蒋”品牌在日本的经销商。

历经数年,“雪舫蒋”成为全国首批一百家“中华老字号”之一。2006年8月,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百强榜》显示,“雪舫蒋”品牌价值达1.72亿元。

吴星生携“雪舫蒋”参加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活动

吴荣仁的儿子吴星生1988年出生,在火腿厂长大,对过去的辉煌场景印象极深。他告诉《浙商》记者,那时一整个冬天,厂里要制作几十万条火腿。厂里有宽阔的晾晒场,“只要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全晒满火腿”。

“火腿晒好后要挑到楼上的发酵房,要请一群挑工。那时我年纪小,十来斤一条的火腿,挑两条都觉得沉,但挑工一趟能挑二三十条,并且走得飞快。”吴星生说。

 

危机之后努力求生

 

然而,危机突然来临。

2013年前后,雪舫公司深陷债务危机。“我做人一辈子从来没有失信,但突然间我成了‘老赖’。”吴荣仁痛心地告诉《浙商》记者。

为了雪舫公司能够“活下去”,吴荣仁让渡了企业经营权。可是,“公司是活下来了,但‘灵魂’没了。”吴荣仁苦笑道,因为合作方并不看好火腿行业,雪舫公司被其控制后没有再从事火腿生产。不甘心多年心血毁于一旦,2017年,吴荣仁只好放弃此前的合作,租了现在的厂房,靠自己继续经营。

所幸,还有儿子和所有家庭成员的帮衬。

吴星生2010年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一开始并不想回父亲的企业工作,因为“做火腿是吃力活”。然而,当家中出了这样的事,他决定回家帮助爸妈。他有两个姐姐,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在他看来,责无旁贷。

吴星生提议把企业破产,但父亲相信凭借努力能够偿还债务,坚决不同意。于是,一家人分工以维系企业经营,父亲对外寻找投资人、处理债务,母亲负责财务,儿子则负责生产和销售。

吴荣仁把信用看得很重,他的手机号自1994年左右开始使用,三十多年没换过,也从不关机、不关铃声。

“有些人躲避债务逃出去,手机号换掉,人躲起来,我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无论怎样的结果都要面对。”吴荣仁告诉《浙商》记者:“我有生之年肯定会把所有的负债处理掉,不管借出去的钱能不能拿回来,我自己赚钱,努力去还。”

吴荣仁一家人共同努力,勉力维持雪舫蒋的经营,十多年间,还了4000多万元。

可贵的是,即便是公司最苦苦支撑的时候,吴氏父子也没有降低火腿品质。业内人说,雪舫蒋火腿的品质,明显优于不分时令、机械化制作的火腿。

 

突遭破产清算申请

 

2024年9月,吴荣仁的还款计划,突遭重大变故。一名债权人提交对雪舫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9月11日,东阳市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并指定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为管理人。

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廖婷

安泰会计所副所长廖婷负责这个案子。她是金华人,听到“雪舫蒋”被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十分震惊。“在金华人心中,‘雪舫蒋’知名度很高,而且市区的店都正常开着,怎么会突然破产?”她告诉《浙商》记者。

开展尽职调查后,廖婷更惊讶地发现,“雪舫蒋”2023年还通过了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复核。通过复核,说明雪舫公司既有意愿继续把品牌做好,又代表它仍具备能力。

廖婷在调查中还发现,雪舫公司的债务不是因经营不善或实控人的挥霍等恶习造成,而是由于外部担保链。而吴荣仁夫妇十余年持续还债,属于“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此外,“雪舫蒋”还是东阳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她把发现的情况向东阳法院报告。

东阳法院民二庭庭长顾悦婷

东阳法院承办法官、民二庭庭长顾悦婷了解雪舫公司的案件后,发现雪舫公司的案子是执行转破产的案件,因为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但是公司无资产,“类似于‘无产可破’”。

很快,擅长破产业务的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加入,与安泰会计所一同成为雪舫公司破产案管理人,与法院、地方政府一起,合力展开对“雪舫蒋”的抢救。

 

保老字号”

 

经管理人梳理,雪舫公司和吴荣仁夫妇的债务共涉及109个债权人,负债总额1.24亿元。

然而,面对破产清算,吴荣仁十分抗拒。“几乎要把管理人骂出去。”廖婷说。

为何抗拒破产?因为吴荣仁既想不通。“自己和家人十多年来辛辛苦苦还债,钱已经还了不少,本来没事,一走破产程序会不会有事?”他告诉《浙商》记者。

东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少华特别带队上门走访,深入了解企业情况,认为贸然清算,不仅是火腿行业和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损失,更是对富有社会责任感、诚信经营的企业家的打击。

或许可以尝试破产和解?当大家把这个想法告诉吴荣仁时,他满脸惊讶,“我只知道破产有清算和重整,没想到还能和解。”

的确,在破产案件中,相比清算和重整,和解是一个较为小众的选择。顾悦婷解释,破产和解需要债权人放弃一定的利益,保障企业继续经营,逐步偿还债务。这非常依赖债权人对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负责人的信任,实务中成功率并不高。

管理人团队迅速协助制定了一份和解协议。债权人们需要放弃部分本金和利息,剩余的债务视公司经营情况按比例分8年清偿。总额1.24亿元的债权,最终偿还约2000余万元。虽然清偿比例仅25%左右,但最终有94%的债权人同意这一方案。

经过77天的工作,破产和解最终落地。2024年春节,是吴荣仁一家十多年来过得最轻松的一个年,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对公司经营的思考中,而不是整天考虑从哪里拆东墙补西墙地还债。

对破产和解后的感受,吴荣仁告诉《浙商》记者:“现在向我要钱的人没有了,征信恢复,出差能坐飞机高铁了。法院破产和解政策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吴星生正在做企业重新发展的规划,因为公司不再是“失信企业”,可以开展政府采购等业务,不再束手束脚。下步他计划向企业团购方向拓展。

如今,父子俩也常交流企业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吴荣仁总结:一,不贷款,不向亲戚朋友借钱。有一分钱就做一分事,靠自己的实力发展,不能靠银行、朋友的钱。二,名声会帮你也会害你,一个人能挑一百斤,但盛名在外,给你两百斤的担子你挑不动,就压死了。三,隔行如隔山,不懂的行业贸然去做,会害死你。

 

法官与管理人的叮嘱

 

做完这起破产案,法官和破产管理人也有叮嘱。

如何判定债务人是否“诚实而不幸”,可以进行个人债务清理?顾悦婷说,一是看怎么产生的债务,二是如何还款履行,三是是否失信,四是债权人是否认可。

顾悦婷提醒:“很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太晚,到没有任何资产和能力,‘死透了’才进入破产程序,错过了最佳的挽救时机。”

她表示,当企业、债务人出现资金困境,破产保护可以给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一个缓冲期,债权人的追债行为会被暂停,利息不再新增,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与债权人、投资人谈判重组债务、调整经营策略,甚至引入新的投资。在此意义上,破产对企业而言不是只有清算和死亡,更是一种保护。“若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更早、更前端,许多企业能保下来。”

京衡律所卢和平律师

卢和平说,当下破产重整的主要方式是找新的投资人,实际上是“卖资产”,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洞察力、冒险精神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生产要素中没有体现。实际上,重整与其说是一堆资产的重整,更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整。

卢和平呼吁在破产重整中重视对企业家的救助:“现有的破产重整制度中,企业创始人不得不净身出局,却仍要为企业背一身债,造成他们抵触重整;或者即便重整,也是拖到企业山穷水尽、油尽灯枯的时候。企业家只有感到自己也能被救,才有动力及早推动企业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