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达合金跨界进军光伏圈,25亿市值公司拟收购实控人之子企业丨AI读浙股

2025-07-18 14:47:29 世界浙商

继2023年终止155亿元收购三门峡铝业后,福达合金再次启动的重大资产重组。为这家电接触材料企业打开了新能源市场的大门。

7月13日晚间,福达合金(603045.SH)宣布签署收购意向书,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这家市值仅25.87亿元的温州企业,正通过一次关联交易跨入炙手可热的光伏赛道。

 

光达电子主营的TOPCon电池银浆产品,是当下光伏产业最核心的导电材料之一。更为特别的是,光达电子实控人王中男系福达合金实控人王达武之子,使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王中男是一位90后“海归派”企业家二代,曾在美国里海大学攻读研究生,2020年正式接手管理光达电子,并为公司引入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高新技术研发团队。

国产银浆“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作为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光达电子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技术实力。这家专业从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TOPCon电池银浆

在光伏产业链中,银浆主要应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和背面电极,承担着收集和导出硅基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的关键功能。

光达电子最突出的技术优势在于实现了光伏银浆三大核心原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全部自研自产。这使其成为我国少有的具备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能力的浆料厂商。

凭借这一技术优势,光达电子已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爱旭股份、正泰新能等光伏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客户名单几乎囊括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

电接触材料龙头延伸产业链

福达合金作为电接触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此次收购背后有着清晰的产业逻辑。公司主要产品为触头材料、复层触头及触头组件三大系列,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8.06%、23.12%和15.19%。

这些产品是电器电子产品完成 接通-传导-切断 电流的核心功能载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器、智能制造、数据中心、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收购光达电子后,福达合金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新增导电银浆业务,进一步丰富电学金属材料产业链。最为直接的协同效应将体现在银粉制备工艺、少银化研发方向、材料降本等领域。

“本次交易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并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福达合金在公告中如此表述。这一表述背后,是公司对当前经营状况的清醒认识。

产业格局:银浆行业并购潮起

福达合金此次收购,恰逢光伏银浆行业整合加速期。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辅材领域并购呈现活跃态势。

2023年,聚和材料(688503.SH)宣布使用自有资金1.2亿元收购江苏连银的控股权,布局银浆业务。今年5月,帝科股份(300842.SZ)公告拟以现金6.96亿元收购浙江索特60%股权,通过浙江索特控制原杜邦集团旗下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

当前光伏银浆行业集中度已较高。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约77.0%的市场份额,主要企业包括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儒兴科技、Heraeus(贺利氏)等。

在这一背景下,光达电子凭借全产业链自研能力,成为稀缺的并购标的。福达合金通过现金收购方式快速切入这一赛道,显示出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决断力。

交易挑战:关联交易与后续风险

本次交易的特殊性在于其家族内部的资产整合性质。

公告明确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交易方案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公司及标的公司、交易对方尚需分别履行必要的内外部审批决策程序。

福达合金也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可能出现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交易条件发生变化或公司与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方案达成一致等情形,进而导致终止交易的风险。

这一提示并非空穴来风。2023年福达合金曾计划以155亿元收购三门峡铝业,但最终终止了该次重大资产重组。相较上次“蛇吞象”式的跨界并购,本次交易标的规模相对可控,且采用现金收购简化流程。

随着交易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和监管审批的推进,这项关联交易能否顺利完成尚存变数。但可以确定的是,若收购成功,福达合金将从一家电接触材料制造商,跃升为横跨传统电器与新能源光伏的银基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90后“海归派”王中男或将带着他的技术团队,与其父王达武掌舵的上市公司共同开拓光伏银浆国产化的新蓝海。在行业集中度已高达77%的银浆市场,这场家族联手的跨界突围值得期待。

来源:《浙商》杂志 本文由AI生成 崔妍(技术辅助)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