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全国首个“电梯益家”服务站

2025-09-18 14:39:45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赵沅)“滴滴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96333应急处置中心突然响起。大屏幕上红色指示灯不断闪烁,电子地图定位显示武林路某单元一台加装电梯发生困人事件。

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通过视频对讲系统安抚被困乘客情绪,一边快速调度最近的维保队伍前往处置。

不到5分钟,由“电梯益家”服务站派出的专业维保人员已赶到现场实施救援。从接到警报到解除危险,整个过程仅用时10分钟。

9月18日,一场电梯救援演练在杭州市拱墅区天水街道“电梯益家”服务站紧张进行。记者发现,接到处置要求的“电梯益家”就在林立的居民住宅楼之间,施救速度大幅提升,相当于家门口有了“电梯维保中心”和电梯安全救援前哨站。这是浙江省打造的全国首个“电梯益家”服务站。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更是成为民生热点,电梯不仅要“安得上”,更要“管得好”。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电梯总量为1153.24万台,占特种设备总量的一半以上,电梯安全治理迎来新挑战。

如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上上下下的安全?浙江全面梳理电梯生产、使用、维保、检验检测、监管等环节问题短板,推动实施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保障人民群众放心乘梯。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杭州市拱墅区率先探索,聚焦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在安装改造使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率先在天水等街道建成“电梯益家”服务站,着力构建安全责任明晰、管理服务直达、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同参与的电梯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电梯益家:让电梯有了“家”,让居民乘梯更安心

9月18日上午,全省电梯安全源头改革试点社会共治活动暨全国首个“电梯益家”服务站启用仪式在杭州市天水街道举行。

在杭州市拱墅区天水街道,居民小区住宅楼林立之间,有一个叫“电梯益家”的服务站。该服务站整合了电梯安装、使用、维保、应急等全流程服务,以“多元共治+数智赋能”模式创新建立“三位一体”电梯管理协同机制,真正实现“一站式”电梯管理,是拱墅区落实浙江省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的重要实践。

天水街道地处市中心,面积不大只有1.37平方千米,但是多层住宅多、老年居民多。自2018年杭州市启动政府补贴加装电梯以来,全街道已经投入使用的加装电梯就有近百台。电梯装上了,后续如何使用、管理却成了居民们面临的现实难题:电梯管理有哪些法律法规?检验检测怎么报?维保质量怎么监督?大伯大妈们犯了难。

为解决问题,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管局和天水街道联合打造了“电梯益家”服务站。

在“电梯益家”里,有市场监管部门和属地街道工作人员值守,也有电梯维保人员驻点,物业公司作为使用管理单位更是24小时在岗,共同守护电梯运行。

“服务站的功能不仅仅是电梯的使用管理,我们做得更多。”拱墅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站集档案管理、建设改造、质量监管、物业服务、运行监测、应急救援等六大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加装电梯的片区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也实现了人员、技术、服务、安全和政策五维直达。老旧小区从居民提出加装意愿,到协商方案、申报安装,到检验合格、投入使用,再到后续维护保养,也包括行政部门对电梯的监管,都可以通过这里完成。”

据杭州市96333应急处置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拱墅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故障率下降24.3%,困人率同比降幅达22.6%。

五端发力:率先开展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让安全监管更有效

近年来,浙江聚焦电梯安全民生实事,积极实施无忧乘梯安民行动,聚焦电梯生产、使用、维保、检验检测、监管等全生命周期,一体推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精准监管+协同监管+法治监管”有机融合。

今年7月,浙江在全省开展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试点,涵盖绍兴市、金华市、拱墅区、苍南县和南湖区六个试点单位,深入实施电梯生产、维保、使用、监管和社会“五端”源头治理改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放心乘梯。截至目前,实现电梯困人故障率同比下降18.9%,乘客电梯应急救援100%全覆盖。

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强化电梯生产制造源头追溯管理,实现100余家电梯整机制造企业电梯制造赋码率100%。持续推进电梯安全智慧监管模式,推进电梯物联感知、扫码维保、扫码检测,扫码维保率和检测率达到98%以上,总计物联感知接入电梯41余万台,占在用电梯总量40%。

服务直达:广泛开展“浙里特安·你我同行”科普宣传“五进”活动,让电梯知识更普及

为打通电梯安全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浙江省以“电梯益家”服务站为重要阵地,市场监管、街道社区、检验机构等多方力量联动,常态化开展“浙里特安・你我同行”科普宣传“五进”活动,将专业的电梯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的生活常识。

在当天天水街道活动现场,驻点的维保人员、检验检测机构技术专家化身“安全讲师”,通过案例讲解、应急演练等形式,向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普及“不强行扒门”“被困时如何正确求助”等电梯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同时,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电梯慧盯”模块实时查看电梯维保记录、检验检测状态,让每台电梯的“健康档案”公开透明。针对加装电梯协商阶段的常见矛盾,活动现场专门设置政策咨询台,加梯办工作人员现场解读加装流程、资金补贴、后期管理等政策,助力破解“加装难、协调难”问题。

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已累计开展“五进”科普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知度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出“人人关心关注特 种设备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电梯监管创新举措,深入开展无忧乘梯安民行动,大力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特种设备监管现代化新路径,为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