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特推股权激励“金手铐”,73名核心员工与公司业绩深度捆绑丨AI读浙股

2025-10-22 23:59:34 世界浙商

一份授予价近两千万的激励计划正式落地,浙江正特为未来两年增长设下明确军令状。

10月21日,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1238)正式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授予登记工作,82万股限制性股票已进入73名核心员工的账户。

此次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19.74元,总价值达1618.68万元,标志着这家浙江上市公司与核心团队深度捆绑的发展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公告,本次激励计划覆盖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3名高管及70名核心管理与技术人员,范围广泛且针对性强。

核心团队的利益捆绑

浙江正特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呈现出覆盖精准、重点突出的特点。

从授予分配来看,董事、副总经理侯姗姗获授4万股,董事会秘书李嵩获授1万股,财务负责人叶科获授2万股。

 

而70名核心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分享了75万股,占授予总量的91.46%,成为本次激励的最大受益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特别指出激励对象中包含部分外籍员工,这些员工处于公司核心关键岗位,股权激励旨在稳定和吸引外籍高端人才。

这一安排体现了浙江正特在人才策略上的国际化视野。

业绩与个人绩效并重

此次激励计划设置了严格的双重考核机制,既关注公司整体业绩,也注重个人绩效表现。

在公司层面,浙江正特为2025-2026年设定了明确的业绩考核目标:

2025年,公司需实现营业收入比2024年增长20%或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需达到40%或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这一考核目标对浙江正特而言颇具挑战性。公告披露,本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后,按新股本摊薄计算,公司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0.13元。

从亏损状态到实现数千万元净利润,公司面临着艰巨的转型任务。

长期激励的约束机制

浙江正特为此次激励计划设计了36个月的有效期,分为两个解除限售期,体现了长期激励的理念。

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分别需经过12个月和24个月的限售期,每次解除限售的比例均为50%。

这种分期解除限售的安排,既保证了激励的长期性,又能持续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

在个人绩效层面,公司设置了A、B、C、D四档考核等级,对应的解除限售比例从100%到0不等。

这意味着即使公司达成业绩目标,个人绩效不达标仍将失去部分或全部激励,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补充流动性与未来发展

根据公告,本次激励计划所筹集的1618.68万元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这一安排将增强公司的财务弹性,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从财务影响看,公司预计本次激励计划总费用约为2411.62万元,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分期摊销。

其中2025年预计摊销512.47万元,2026年摊销1467.07万元,2027年摊销432.08万元。

公司明确表示,虽然激励计划费用对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有所影响,但由此激发团队积极性带来的业绩提升将远高于费用增加。

浙江正特此次股权激励的落地,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公司已建立起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结的激励机制。

未来两年,能否实现营收增长40%或净利润5000万的目标,不仅关系到73名核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更将检验这份“金手铐”的实际成效。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