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热词频出,背后是怎样的浙江经验和浙商实践丨浙商智库传真
2024-03-08 15:44:43 世界浙商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高效办成一件事”“美丽中国先行区”......
2024全国两会期间,新词热词频出,这些词新在何处?何以引发热议?结合浙江经验和浙商实践,这些热词背后又有何深意?一起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胡坚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
热词:“人工智能+”
摘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逻辑递进关系,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应用场景的出现让人眼花缭乱。可以说,未来的竞争,就是懂不懂人工智能的竞争,会不会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竞争。无论你感不感兴趣,人工智能一定创造未来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我们要加快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刘亭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热词: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摘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非常赞成报告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特别是“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些年来影响社会经济预期转弱、信心不足的原因,既有经济周期、结构转型、运行调节等纯经济的因素,也有社会舆论、依法行政、思想作风等非经济的因素。中央已经明确了“五个必须”的宏观政策大取向,其中特别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因此,有关方面要围绕着“新时代的硬道理”和“最大的政治”, 针对广为存在的“说一套、做一套”,“怕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恶劣现象,进一步纠治其对落实宏观政策取向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厉敏 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一级巡视员
热词:新质生产力
摘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人才、数据、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对浙江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于浙商来说,拥抱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增强三种意识:一是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增强未来意识,二是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三是加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功能的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潘毅刚 浙商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热词:“高效办成一件事”
摘要: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这是当下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市场决定下政府有为的重要方向。
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前沿阵地,政务服务改革上起步早、措施实、创新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先后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等重大改革,都是以政务服务为改革重点的。2023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企业降成本、增收益、强功能、增动力,浙江创新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形成了走在全国前列、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新优势。
浙江的改革理念和行动与中央改革方向高度一致,有许多创造性的落实,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在基层更是深入人心,这为浙江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抢占高位提供了制度支撑。
相信,浙江以政务服务增值化为牵引实施“一件事”集成改革,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浙江发展环境的竞争优势,形成市场有效、政府善为、社会有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合力。
虞晓芬 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热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摘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推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我们要深刻理解其意义与内涵:以“买得起、租得起、住得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人地房钱联同,市场与保障、租赁与销售、开发经营与服务、增量与存量并重,形成产品多元、品质优良、企业健康、居民满意率高、产业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秦诗立 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
热词:美丽中国先行区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依然艰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浙江需积极主动响应。这既是“两个先行”建设的内在要求,也利于针对尚存短板加快聚力解决,为美丽中国建设打造浙江示范。近期重点应包括但不限于:近海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与塑料污染治理,以及美丽经济发展壮大、美丽乡村集群化建设、美丽县城宜居宜业提升。
浙商需积极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生力军,这是浙商践行“两山”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商实施ESG投资理念,寻获新投资项目、拓展新业务蓝海,实现企业、经济、共富之间可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会和路径。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杨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