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绿富同兴!2025浙商践行“两山”理念20年论道圆满落幕
2025-08-14 11:12:28 世界浙商
2025年,恰逢“两山”理念提出20年。20年来,广大浙商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实践之路。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深水区,碳中和目标倒逼产业重构,绿色技术革命重塑国际竞争格局。身处百年变局之中,浙企该有何作为,浙商又将如何担当?
8月7日,“美丽中国与可持续的世界竞争力——2025浙商践行‘两山’理念20年论道”活动在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各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绿色发展新路径。
“水连着水,山牵着山。一山一水的情怀,山情水意尽欢颜。春风化雨的诗篇,滋润了青绿山水间……”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为本次活动特别创作歌曲《山水的眷恋》,这首浸润着生态情怀的原创歌曲,恰如二十年前“两山”理念吹响的绿色号角,见证着浙江大地从理念萌芽到实践丰碑的生动历程。
构建“绿智共生”的中国方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金波在致辞中表示,从传统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到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全域生态价值的转化,浙商用行动证明:保护生态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下,全球气候治理正面对新的挑战,科技革命也有新的机遇。金波认为,在“两山”理念提出20年的新起点下,浙商需要以更大的担当,将绿色竞争力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始终走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前列,涌现出阿里巴巴、吉利汽车等一大批浙商绿色转型经典样本。”金波说。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咨询委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坚在致辞中称,未来,浙商发展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媒体智库优势,为浙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搭建思想平台,聚焦浙商在绿色转型中的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通过深度调研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参考;同时,也期待《浙商》杂志继续发挥强大的媒体传播力,系统梳理浙商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绿富同兴"的时代价值,为全国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浙商智慧。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既是对20年实践的一次总结与提炼,也是探索绿色发展新场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开始。”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查志强看来,过去20年,浙江的绿色发展实现了从“生态资源”到“生产要素”的价值跃迁、从“局部试点”到“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从“区域示范”到“全球竞合”的格局拓展的三次跃升。未来,浙商企业不仅要打造“绿富同兴”的浙江样板,更要构建“绿智共生”的中国方案。
以绿色基因撬动产业革新

本次活动上,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理事会主席沈满洪以《“两山”理念的理论逻辑及浙江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生动讲述了“两山”理念在之江大地和企业层面的落地生根,以及助推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精彩故事。
沈满洪表示,20年来,以“四千精神”著称的浙商在践行“两山”理念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期待浙商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深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勇立潮头。
从1969年兰溪城关镇养蜂场起步,康恩贝集团始终将绿色基因融入产业布局。“在我看来,‘两山’理念不仅是生态观,更是发展观。”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在主旨演讲时提到,近年来,康恩贝旗下的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危险废物制高值化学品绿色低碳技术”,年处理有机危废20万吨,相当于减少4000万棵树一年的碳排放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开辟了金山银山。

众所周知,千岛湖地区对环保的严苛要求,使得取水证变得极为稀缺。在杭州千岛湖云上天泉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绍源看来,正是因为云上天泉的工厂选址、取水量、生产工艺都符合了国家级水源保护区的环保标准,才获得了千岛湖深层水源。他表示,优质的千岛湖水源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未来,云上天泉将携手精耕水源地的‘绿水青山’,为家乡人挖掘‘金山银山’。”
权威数据显示,汽车行业是制造业节能减碳的重点,而在汽车整车制造过程中,涂装车间能耗最大,占到汽车总生产能耗的80%。为此,业内迫切需要研制绿色、低能耗、高效率的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碳新技术与装备。

浙江路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英斌称,自2012年成立以来,路弘科技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含油废液循环再利用,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能耗过高、含油危废排放量大等难题,为客户降本增效激发市场真实需求,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两山”理念的高度契合。

“让年轻人回流,让农村有自己的产业可以做。”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总监吴耀华在演讲中介绍,从2019年开始,阿里巴巴就通过派驻乡村特派员方式,持续参与乡村振兴。“6年过去,阿里一共派出32位平均司龄13.6年的特派员,在29个县里担任县长助理,驻县时长年均300余天。”他表示,阿里的乡村振兴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杭州市余杭街道创新打造“禹上稻乡”项目,通过整合苕溪以北永安村等8个行政村资源,探索走出了一条永久农田保护区乡村振兴新路径。杭州禹上稻乡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燕表示,从2019年起,禹上稻乡项目以党建为统领,整合资源创建品牌,打造产业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有效破解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难题。
多位浙商大咖共话绿色新浪潮
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浙商如何突破技术、资金与市场瓶颈?面向未来,浙商如何引领全球绿色产业新浪潮?本次活动上,一场以“绿色新浪潮”为主题的“两山”故事会精彩纷呈、金句频出,吸引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关注。

故事会上,省委政研室挂职干部、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治理研究所所长陈真亮对话蓝城集团副总裁、蓝城乐居集团董事长裘黎明,浙旅盛景资本董事长、浙江乡悦投资董事长张健,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纳爱斯集团总裁助理兼纳爱斯发展研究院院长刘英,共同探讨浙商企业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绿色、低碳、环保,一定是未来好房子的标准!”裘黎明在建筑领域深耕多年,为了秉承绿城创始人、蓝城董事长宋卫平“为更多人造更多好房子”的理想初心,他带领团队全力发展蓝城、绿城政府代建事业,实现了超过1亿平方米的代建业绩。他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家庭建造世界一流的好房子。”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旅投集团创新推动全国首支古村落保护利用基金组建,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张健表示,乡悦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持着“资本下乡、乡悦富民、百村万户、活化新生”的运营理念,深度践行“两山”理念,通过“政府+企业+资本”的协同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希望可再生能源让乡村变得更美好。”在“两山”故事会上,赵永红介绍,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成立于2015年。多年来,协会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核心路径,以杭州智慧综合能源生态圈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光伏、风能、储能等技术资源,通过“光伏整村推进”、“光伏+农业”、“智慧茶园”等模式助力乡村绿色共富,系统性推动区域能源转型。
国内首家推出高效便捷的“洗衣凝珠”,行业率先推出“运动洗护”生态科技创新品类……刘英表示,纳爱斯自创立之初,便将“环境友好 绿色健康”镌刻为发展理念,历经数十年沉淀,企业已经构建生态设计体系,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未来,纳爱斯将继续整合国内外资源,开拓更广阔的生态产业发展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听完几位嘉宾的分享后,陈真亮感慨地说道:“四位嘉宾分享的经验非常具有启发性,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浙商企业关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也祝各位企业家在我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活动还发布了“2025浙商践行‘两山’理念20年经典样本TOP50”和“2025浙商践行‘两山’理念20年杰出推动者”。此外,浙商“两山”实践创新联盟也在会上正式启动。
“美丽中国与可持续的世界竞争力——2025浙商践行‘两山’理念20年论道”活动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指导,《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浙商智库ESG研究中心、《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办,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协办,云上天泉为唯一指定用水。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