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亿“倒贴”留人!75名骨干获三折股权!闰土股份的豪赌与远谋丨AI读浙股
2025-08-14 11:11:08 世界浙商
8月12日,一纸看似寻常的员工持股公告,在闰土股份这家老牌染料巨头内部掀起巨浪——1135.6万股股份以4.2元/股的价格,正式过户至75名核心骨干名下。这个价格较当日收盘价6.02元折让超30%,相当于公司自掏腰包补贴员工近2,000万元。


这不是福利,是军令状。公告背后藏着一组苛刻的解锁条款:所持股份分三年解锁,每年解锁比例绑定业绩增长目标。若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未达标,持股人将面临股份回购注销。
折价激励的底气
在染料行业整体低迷的当下,闰土股份的“慷慨”显得尤为扎眼。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分散染料市占率达28%,稳居全球第二,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9.7%。传统业务承压之际,一笔关键投资成为破局希望——
2023年,公司斥资5.8亿元收购的芯片材料企业巍华新材,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占比突破15%,毛利率高达42.7%,是传统染料业务的近两倍。更关键的是其拳头产品光刻胶洗净剂,已打入中芯国际供应链。“车间24小时连轴转,订单排到明年一季度。”相关生产线负责人说道。
此次持股计划中,巍华新材技术团队获配股份占比达35%,远超行政岗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传递出明确信号:“染料龙头的未来,押注在那一瓶瓶透明的电子化学品上。”
三代人的焦虑:百年老店的转型阵痛
闰土股份的转型,承载着三代浙商的荣光与压力。
第一代创始人阮加根从乡镇企业技术员起步,靠“一缸染料”打下江山;二代阮静波接班后遭遇环保风暴,被迫关停半数产能,市值蒸发百亿;第三代85后少帅阮艺媛掌舵技术投资,主导收购巍华新材,却面临新旧业务割裂的质疑。
车间老师傅看不懂电子材料财报,新团队嫌染料“土”。这种割裂直接反映在管理架构——染料事业部与电子材料事业部各自独立核算,甚至共用厂区却分灶吃饭。
此次持股计划刻意打破藩篱:染料研发首席王工与巍华新材CTO同批入选,考核目标均包含跨部门协作创新成果。“我们要把染料化学的工艺沉淀,嫁接到电子材料提纯技术上。”王工在股权授予仪式上表态。
人才战争的降维打击
闰土股份的折价持股计划,实则是浙江制造业升级的缩影。
对比两组数据可见端倪:
传统行业困局:浙江染料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均值不足营收3%,高端人才流失率超25%;
闰土破局之道: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超5%,2024年引进博士团队薪酬支出激增47%。
更深层的较量在薪酬体系上。当同行还在用“基本工资+提成”留人时,闰土已构建三级激励网络:
基层:技改奖励基金(单项目最高奖50万元);
中层:虚拟股权分红;
核心层:实股绑定+研发成果转化分成。
“不是我们大方,是吃过亏。”几年前有一个发生在闰土股份的例子,某顶尖材料专家被深圳企业以三倍年薪挖走,带走关键配方。“现在技术骨干离职需回购股份,违约成本是年薪的十倍。”
历史不会辜负重仓未来的人。十年前的闰土曾因环保整改几乎破产,却咬牙投入18亿元建成行业首座零排放工厂;如今面对芯片材料的星辰大海,这家百年老店再次押上筹码。在曹娥江畔的夜色里,新获股权的工程师们匆匆回到实验室——他们比谁都清楚,那折价30%的股份,既是馈赠,也是沉甸甸的鞭策。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