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成、屠红燕、庄耀中三位知名浙商同台,共燃实业报国"精神引擎"
2025-08-19 15:39:52 世界浙商
日前,在浙江省工商联十二届六次常委会议期间,一场以“牢记嘱托强信心 感恩奋进担使命”为主题的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在丽水隆重举行。

报告会上,卧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建成、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新凤鸣集团董事长庄耀中三位浙商“顶流”代表,作了饱含激情与信念的交流发言。
他们用稳健发展彰显时代信心,用创新突破描绘未来蓝图,为全省民营经济人士呈现了三份令人振奋的“理想答卷”。
陈建成:实业报国 创新驱动 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卧龙从一家上虞的乡镇企业,成长为年营收达549亿元、拥有42家全球工厂的跨国集团,始终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刻在企业发展的基因中。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我们从未脱实向虚、逐利转身,而是坚定聚焦电机主业。2013年,卧龙确立“全球电机行业No.1”战略目标,开启了国际化征程的新篇章。通过成功并购奥地利ATB集团、美国通用电气(GE)中低压电机业务等国际知名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卧龙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在全球布局五大研发中心,构建了覆盖产品规划、新品研发、高端市场前沿技术研究的三级研发体系。进入“十四五”以来,我们提出建设“技术领先型企业”,以三条增长曲线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曲线,做优做强电机及变频器产业;第二曲线,全面发力新能源赛道,布局风、光、储、氢领域;第三曲线,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转型,同时大力培育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研发推出高性能机器人关节模组,与上虞区政府、上海智元机器人公司共建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全国首个工业垂域大模型。在电动航空领域,卧龙电驱高性能航空电动力系统入选工信部优秀典型案例。在氢能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兆瓦级AEM水电解制氢设备投入应用,也填补了国内空白。
卧龙始终秉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价值理念,积极投身教育、扶贫、慈善等公益事业。2010年成立浙江卧龙慈善基金会,设立2亿元慈善基金,累计捐赠超过1.5亿元,惠及全国300多万人次。
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向产业延伸。通过布局新能源、电动航空、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群,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这里,我也想把一句话送给在座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坚守实业,就不会迷路;勇于创新,就有未来;心怀家国,就有力量。
未来,卧龙将锚定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和“千亿卧龙”的宏伟目标,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屠红燕:坚守理想信念 坚守丝绸主业 打造百年品牌

前不久,我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万事利50年坚守实业、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深切关怀。
在万事利科创中心总部,我们特别在三楼打造了创始人沈爱琴纪念馆和红色丝路党建馆,这里是所有万事利人回望初心、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践行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阵地。通过系统化的党建工作,我们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党组织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
站在数字经济的时代风口,万事利持续以数字创新激活千年丝绸,成功构建了“丝绸+AI”的产业新生态。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双面数码印花技术,突破了传统丝绸印染的技术瓶颈,让东方丝绸美学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依托全球首个AI花型设计大模型,我们开创了为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专属丝巾的创意革命,真正实现了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的产业升级。
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以领先的活性免水洗印染技术,一举攻克了行业环保痛点,实现“一米起订、两小时交付”的柔性智造。如今,这台凝聚万事利创新智慧的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不仅引领着国内丝绸纺织产业的技术革命,更成功打开了法国、意大利等国际市场的大门。
行业龙头就是要在产业突围上“挑大梁”。我们以开拓者姿态勇闯产业“深水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前沿领域开辟新赛道。万事利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等顶尖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蚕种基因改良、蚕蛹生命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黄金茧”蚕蛹中提炼出的活性蛋白肽,在改善肿瘤患者肌少症、阿尔茨海默症等临床研究中效果显著,为丝绸产业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开辟了广阔前景。
在浙江开化,我们打造的1500亩黄金茧养殖基地,直接带动当地近千户蚕农实现家门口就业,年收入增长超30%,让传统蚕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同时,我们在云贵川等中西部欠发达区域也开展了产业布局,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产业帮扶之路。
展望未来,万事利将坚定地把企业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以“坚守丝绸主业、做强实体经济、打造百年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目标,让千年丝绸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庄耀中:坚守传承使命 创新创造绿色未来

新凤鸣成立于2000年,从年产能不足4万吨的乡镇小厂发展到如今近1800万吨,从单一长丝到纵向打通PTA、横向跨进短纤,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们不管面对世界政经格局演变、还是行业竞争加剧,都能保持战略定力。
“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新凤鸣25年来一心一意做化纤,始终坚守主业不动摇,所有投资都围绕主业、服务主业。2024年,我们完成项目投资超85亿元。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的中鸿新材料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二期项目已于上月启动,投资超11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260万吨聚酯新材料产能,年内预计省内营收超1200亿。
创新为本、绿色智造。新凤鸣借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作,重点研发生物基及循环再生等可持续纤维材料。去年我们成功研制了全球首件生物基PEF衣服,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近期,我们和东华大学共建生态环保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与利夫生物达成生物基新材料战略合作,企业绿色低碳加速转型。
作为省工商联常委,我将积极响应“团结引导广大浙商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的号召,踏踏实实把企业做优做强做久。作为年轻企业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浙商的光荣传统,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四千精神,自觉做到“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年轻一代浙商的良好形象。
未来,新凤鸣将继续聚焦国家所需、浙江所求、行业所向,以“干在实处”的韧劲、“走在前列”的闯劲、“勇立潮头”的干劲,为浙江民营经济再创辉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白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