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企业重塑信用 舟山打造信用修复多跨协同“智能申办”新模式
2025-09-19 17:48:54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施慰)“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想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搞定了!”近日,舟山市定海某食业公司负责人徐先生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2条信用修复结果反馈信息,难掩惊喜。从收到修复提醒到完成2个部门2条行政处罚信息的修复,他只用了1个工作日——这正是舟山定海创新构建“多跨协同”智能信用修复体系带来的新变化。
9月19日,记者从舟山市涉企信用“智能修复”新功能上线推介会上获悉,作为市场监管总局涉企信用修复创新试点城市,舟山正紧扣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要求,以“破解企业急难愁盼”为切入点,率先探索信用修复全链条数字化改革。
机制破局:从“多头跑”到“一站办”的流程再造
针对过去信用修复中存在的“部门壁垒深、申请流程繁、材料要求杂”等痛点,舟山创新搭建“全域全链一件事”跨部门智慧协同平台,构建起“申请、流转、审批”三网并轨的全新机制:前端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优化“一站申请”模块,中端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流转,后端借助警示系统完成智能审批,彻底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堵点。
“现在企业只需在公示系统提交一次申请,系统就会自动匹配所有可修复的失信记录,推送给对应的监管部门并行处理。”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信用与网监科科长沈晔介绍,这一机制推动修复模式从“企业多头跑部门”向“部门协同办修复”转变,存量失信主体修复服务触达率和网办率均达100%。
为让企业提前知晓修复路径,舟山还创新推出“三书同达”制度——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时,同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议书》,变“事后告知”为“事前指导”。某文创企业负责人戴女士对此感触颇深:“以前只有在招投标或贷款受影响时才知道要信用修复,现在收到处罚决定书的时候,修复指引就跟着来了,连合规经营的建议都写得明明白白。”
增值服务:从“能办”到“好办”的体验升级
在机制创新基础上,舟山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推出一系列“有温度”的增值服务,让信用修复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提醒”。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是关键突破口。当地通过智能预判算法,对拟修复主体进行精准“画像”,生成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名录库,再通过“浙江企业在线”微信公众号定向推送提醒。今年以来,已生成可修复信息581条、不可修复信息438条,及时提醒告知经营者,真正实现“政策找企业”而非“企业找政策”。
通过数据共享能自动获取的不再要求经营者提供。如,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修复,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罚款缴纳单据,而是通过系统数据交换自动获取,极大地减轻和方便了企业。某贸易公司因遗失一份行政处罚缴款凭证担心修复时通不过,结果线上申请修复时,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就自动获取了,当天完成了信用修复。“不用再去补材料,一次申请就能搞定,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企业负责人点赞道。
数字赋能:从“逐条办”“网上办”到“并联办”“掌上办”的速度跃升
在数字化浪潮下,舟山以便捷高效为目标,推动信用修复从“逐条办”到“并联办”集成,“网页端”向“掌上端”延伸,用技术创新重塑服务流程。
“并联修复”功能的上线,让企业实现“一件申请、多项修复”。过去需分别向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2个部门提交的修复申请,如今在公示系统“并联修复”模块轻点鼠标,系统自动生成多份申请材料,同步推送至各部门并行审批。某食品企业尝鲜后感慨:“以前修一条记录要跑一周,现在修2条记录1天就完成,速度提升了好几倍!”
“浙江企业在线”微信公众号的“修复助手”则开启了“掌上修复”新模式。从查询失信记录、生成申请材料,到电子签名、进度查询,全流程“掌上办”。某传媒中心因4条卫健部门处罚记录影响投标,通过“修复助手”一键生成申请书、调取电子营业执照签名,全程仅用半天就完成修复。“不用填表格、不用跑窗口,手机上点一点就搞定,这才是真正的便民服务!”企业负责人竖起大拇指。
此外,系统还推出“智能填报”功能,自动抓取已有的缴款凭证、处罚信息等数据,生成标准化申请文本;引入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实现“一次签名、多项复用”。这些“智能化”设计,让信用修复的便利度再上新台阶。
成效与展望:从“本地实践”到“区域推广”的跨越
自改革落地以来,舟山信用修复效能实现质的飞跃: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信用修复1.33万件,同比增长15.56%;处罚修复办结时长从过去的10余天缩短至平均0.97天,提速90%以上;外部门协同修复量同比增长63.45%,跨部门智联协办效应持续放大。目前,市县两级23个部门已接入平台,信用修复“一张网”越织越密。
“当前,‘并联修复’和‘修复助手’已上线试运行,我们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开展专题培训,更新操作指引,推动改革成果跨区域推广。”舟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应用范围和社会效应,保障改革成果长效运行并跨区域跨省市推广,让更多经营主体享受“信用重塑”的改革红利。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从“分散办理”到“协同智治”,舟山以数字赋能为笔,在信用修复领域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答卷。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这张“信用名片”必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