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瓶颈到万亿蓝海:解码低空经济生态构建

2025-09-19 20:08:25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施晓艳)9月19日上午,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暨建德低空生态展主报告会举行了《领航者对话:“低空+”重塑未来新想象》圆桌会议。普华资本合伙人吴晓丰、宁波淘金数智总经理黄美云、比翼智慧科技董事长陆世栋、浙江移动数智科技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陆登勇、浙商通航董事长华建华,围绕低空经济生态构建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这一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吴晓丰表示,“沿着行业价值看”的思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与高端无人机整机制造,是当前低空经济中资本追逐的焦点。在评估项目时,他们会从技术实力、商业模式、政策适应性、产业链地位及团队能力等多维度来综合考量。这种系统性的评估框架,为低空经济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美云分享了淘金数字在低空数字达模型研发中的实践经验,他强调,在推动技术落地和应用的核心瓶颈并非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资金与商业模式的挑战。企业希望将低空数字平台打造成为能像水电煤和通信网络一样的基础设施,无缝融入智慧城市大脑,最终实现无人机等飞行器自主完成警务、政务、物流、应急等任务,彻底改变生活。”

陆世栋认为,在当前低空经济政策尚不完善的阶段,企业应勇于充当先行者,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为整个行业开辟发展路径、创造机会空间。这种开拓精神正是浙商精神的生动体现。

陆登勇介绍了中国移动已经构建了覆盖“通信、感知、算力”的强大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5G、6G研究和北斗高精定位等技术的突破,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石。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极大推动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华建华制约低空经济规模化、营利性运营的主要痛点在于政策法规待更完善、更明确;基础设施需要加快地面和空中的配套设置。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构建政、产、学、研究、资本各方资源的生态系统,来实现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商业运营。

5位嘉宾的智慧碰撞,从技术到应用,从模式到投资,展现了低空+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多位嘉宾认为,未来三五年,低空经济有望实现便捷接入,像手机一样普及,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次“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指导,建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德经开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商》杂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