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千米之下,抢占低空高地——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暨建德低空生态展成功举办
2025-09-19 20:09:36 世界浙商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由“示范验证期”迈入“成体系运营”的加速阶段,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引擎。一场千米之下的产业潮涌正在悄然兴起。值此关键节点,9月18-19日,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暨建德低空生态展在杭州建德盛大召开。
本次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以“智汇低空 浙里领航”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咨询委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专职副书记金炳雄,浙江省机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宁波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剑寒,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火箭军综合保障技术专业组成员酒海燕,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等学界、政界嘉宾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汇聚政、产、学、研、金、媒等多方智慧,共探低空新蓝海,共绘发展新图景。
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
本次活动的举行,正是浙江低空经济发展展翅待飞之时:今年4月,浙江公布了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县域,以县域为新支点,探索跨县域、跨场景的低空飞行活动与服务落地。浙江已将低空经济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在大力推动建成“民航强省”与“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预计到2035年,要基本完成相关建设和制度体系完善。

在19日合作周主报告会现场,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通过致辞向世界抛出了低空经济版的“建德邀约”。
王新锋介绍,建德早在2006年就拿到省内首张A类民用机场许可证,有5700平方公里华东地区最大单块低空空域,建成全省低空服务系统指挥中心,并落地华东智能无人系统试验测试认证基地。
他表示,航空小镇有一定的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基础,本地的土壤扶持培育了像华奕这样的优秀企业——拿下国内首张无人直升机特殊适航证,已中标全国20个省市应急救援平台中的11个,并现场公布产业“资金弹药”——市级2亿元低空经济综合基金,同时也参与了杭实集团30亿元规模的低空经济母基金。
“建德‘打开门’就是长三角”,建德已经为大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集中展示低空经济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最后,王新锋诚邀与会嘉宾为建德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多把脉、多指点”,把更多合作落到建德、把更多场景放到建德,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前的‘山水秘境’,正成为孕育新经济的‘逐梦空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专职副书记金炳雄在致辞中这样形容低空经济为建德乃至浙江带来的新机遇。
金炳雄表示,“低空之上,是无限精彩;合作之中,是未来可期。”作为浙商多年的“老朋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商》杂志将持续以全媒体矩阵讲好低空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故事,搭建合作平台,聚力赋能企业创新突破。他呼吁广大浙商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共同书写产业新传奇,让建德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窗口。

浙江省机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宁波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剑寒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冯剑寒看来,本次合作周对共建低空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打造行业标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恰逢其势、正当其时。”
冯剑寒表示,省机场集团深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全面推进“331+N”的核心产业布局,成功实现由“参与者”向“领导者”的转变。省机场集团与建德携手,将省级通航发展平台落户建德,共同推进通航“三张网络”建设,实现全省900米以上低空飞行可视化,共同将建德机场低空空域面积扩展至全国最大的5700平方公里,以建德为中心开辟了39条低空航线,开通了6条短途的运输航班。今年,省机场集团又与中信海直合资组建了我省首个通航运营“省级队”,并且将航司的主运行基地落在建德。
冯剑寒还表示,展望未来,低空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推动浙江率先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省机场集团期望与各方共同携手,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民航新篇章。
系统化“起飞”,为低空经济集智汇力
前景可期,而路径多元。这场活动也是一场如何向低空要GDP的头脑风暴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围绕"利国安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低空经济和应急救援发展的再思考"主题,深入阐述了低空经济与应急救援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
“通用航空是继房地产、汽车和高铁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新引擎。”刘大响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领域广,是其成为新引擎的潜力所在。
刘大响介绍,目前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2023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已注册无人机300万多架,飞行2311万小时。深圳打造低空经济中心,相关企业多达1500余家,深圳城市空中交通运输飞行量居全国之首。我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超5000亿元,2030年预计可达2-3万亿元,目前正迎来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虽然未来可期,但刘大响表示,低空经济发展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缺乏国家层面统一指挥和协调机制;体制机制尚需创新:法规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不衔接现象;技术支撑存在短板:航空装备国产化率低,技术壁垒待突破;安全监管面临挑战:需实现“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针对当前现状,刘大响对低空经济、应急救援提出发展建议,提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发展路径,重点推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和公益相结合”的应急救援创新体系,推进“县县有通航机场、乡乡有直升机起降点”建设目标,加快低空空域开放,实施“政、军、民”三方协同管理模式,培养“百万级持证通航飞行员”,打造航空人才高地,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专项保险”基金,实现“免费”航空救助,加强低空经济各类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同时积极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的垂直起降飞机通航试点。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改革和发展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骏毅则系统阐述了浙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从“城市场景、消费场景、企业场景”三个场景共同发力,为打造全国低空经济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针对实际情况,吴骏毅表示,浙江的对策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寻找技术相对成熟、可以盈利、安全可控的场景。他总结为,在政策上,要发展耐心资本,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放宽空域管制等;在体制上,国企+民企联动开发,让国企开放场景,民企进入;在场景上选择能够盈利的超级场景,特别关注降本增效场景;在技术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在场景中推动技术适应性改造,多试错、才能多进步。

宁波立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昌永受邀,在主报告会上以《传统企业转型低空经济的破局之道》为题,用自身传统电力装备制造成功转型低空经济的经历,为在场浙商及传统企业代表提供转型参考。
吴昌永称,低空经济涉及5G通信、AI避障、适航认证等前沿领域。然而,传统企业转型面临技术壁垒高、人才缺口大、适航认证复杂、政策合规性强等多重挑战。
如何破局?他提出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全面盘点技术、资金、人才资源,明确优势短板;第二步细分场景选择,聚焦工业巡检、智慧物流等高需求、高回报领域;第三步筛选高需求、高适配场景,避免盲目布局;第四步以MVP产品快速迭代,降低试错成本。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顺丰集团)玄福伦则以《无人机物流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物流、直播、无人机服务等业务进展、优势、团队情况以及未来场景设想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丰翼科技致力于“构建低空智慧网络,让幸福生活的传递多一种选择”。近年来,丰翼科技持续建设以深圳为中心、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拓展深圳全域及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无人机航线互通,逐步开拓内地与香港、澳门的跨境无人机物流运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3小时低空物流网络”。
坐以论道,也将起而行之

本次活动不仅是智慧碰撞的高地,也是新一轮行动吹响号角的地方。就在主报告会上,《低空经济·建德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正式发布,不仅为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更标志着浙商力量正集体进军低空经济新赛道,以智慧和行动共绘蓝天蓝图。
华奕航空董事长王晋华、杭州临空启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永生、新联航空总经理郑超、芸济无人机董事长倪俊杰登台庄重宣读,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他们代表着低空经济领域的中坚力量,承诺发扬浙商“四千精神”,共建智能低空运行体系,推动低空制造产业腾飞,打造浙江低空经济“金名片”。
《宣言》强调,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更是助力交通强国、航空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现场嘉宾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宣言》为新的起点,加强企业协同与创新合作,探索低空应用新场景,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浙江动能”。

同时,长三角低空经济生态发展交流中心启动仪式也在主报告会上举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酒海燕出席仪式并发表《低空新基建的实践与展望2026》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政策背景、法律法规体系及“智慧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与实践路径。

“未来天空的安全要靠飞行飞出来,我们期待在整个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酒海燕特别表达了对浙江发展的信心:“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高地,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相信浙江必将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率先突破、树立标杆!”
此次交流中心的启动,标志着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协同推进、生态共建的新阶段,将助力其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合作周上还发布了“领航者·2025低空经济TOP100”“2025低空经济领航之城”“2025低空经济金融创新案例”“2025低空经济十大创新场景案例”等,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版图与未来锚定了优秀坐标,并宣布“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永久落地建德。

除主报告会外,本次合作周期间还举行了政企恳谈会、低空经济(投融资)主题圆桌会等多项活动。

本次“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指导,建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德经开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商》杂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
⇊以下为入围案例总名单(点击图片查看)⇊



